自家還是能考上985名校,這不僅是父母引以為傲的成果,更是可以在親戚朋友面前炫耀多次的資本,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孩子能不能考上名校,成了家庭教育的核心思想,多數家長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對孩子學習的培養之中,全然忘了一件事:應該擁有健全人格的孩子,除了成績之外,還應該擁有自主生活的能力。
網上有一名母親,最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只可惜已經來不及了,自己的女兒可哦啊還是那個985名校,今年才19歲,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在其他家長眼中,擁有一個985名校的女兒,必然意味著未來前途一片光明,而這名母親卻不這么認為。
作為家里的獨生女,女兒從小備受寵愛,物質條件上無所不依,家務活更是一件都沒做過也不會做,母親也是全職在家照顧她的衣食起居,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去。
“倒貼20w,誰要我的985女兒?”母親曬出照片,心酸表示:已養廢
本以為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至少自己的女兒已經考入了985名校,可看著孩子每次放假回家的狀態后,母親也忍不住感到擔憂和心酸,曬出一張張照片無奈吐槽:女兒已經被自己養廢了,估計倒貼20w嫁妝,恐怕都沒人愿意要自己的女兒。
乍一看女孩的照片,容貌秀美,氣質也不錯,再加上985的名校光環,怎么會淪落到倒貼20w都沒人要的地步呢?可評論區其他父母的留言也證實了這名母親的擔憂:“我家是兒子,這樣的閨女我堅決不讓孩子找”。
原因在于985女孩的臥室照片,只見這間臥室東西雜亂,化妝品、書籍和各種用品都隨意堆放在房間里,若不是有那么多化妝品在桌子上,都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個女孩子的臥室!
而母親也是忍無可忍了,因為女兒自從上大學之后,每次放假回家都是這副樣子,寒暑假期間甚至能堅持20多天都不收拾自己的房間,除了要錢不會主動關心家里的任何一個人,手機不離手就算了,出門連地鐵都不坐,剛高考完還把頭發染成了金毛獅王。
父母是罵也沒用,女兒只會用一句話來回懟——“我也沒同意你們生我”,可是若是打的話,孩子都這么大了,可怎么打呀,搞不好就離家出走再也不跟爸媽聯系了,這樣的女兒讓老母親不僅發出嘆息:已經養廢了!
褪去名校光環之后,從父母的鏡頭里我們也看到了學霸的另一面,事實證明,成績優異不等于生活能力強,這句話在985高校的學生群體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許多家長為了孩子能考上名校,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提高考試分數上,卻忽視了生活能力的培養,當這些學生真正走進大學校園,生活自理能力的短板立刻顯露無遺。
教育的成功不只是一紙文憑,更包含能力與習慣的培養
房間里堆滿雜物、衣服隨處可見、床鋪從未整理、個人衛生靠室友提醒,有些學生甚至連最基本的洗衣服、收拾房間都不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從小到大,這些孩子的精力都被學習占據,家長也把考上好大學作為唯一目標,在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下,孩子們慢慢形成了"只要學習好就行"的思維定式,把生活能力的培養完全置之度外。
更糟糕的是,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不需要做家務,覺得時間都該用來學習,這種過度保護不僅沒有幫助孩子,反而剝奪了他們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
生活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的積累,家長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學才開始后悔,習慣一旦養成再去改變會更加困難,從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們學會照顧自己,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家長要明白,優秀的孩子不僅僅是考試分數高,更重要的是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和生活技能,這些都是考試分數無法衡量的重要素質。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過分強調智力發展而忽視生活技能,這種教育方式需要改變,家長們要認識到,真正的成功不只是一紙文憑,更包含著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個人習慣。
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這才是教育的真諦。即使是最優秀的學生,如果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也難以稱之為真正的人才,培養孩子,既要重視學習成績,也要注重生活教育,這樣才能幫助他們真正成長為獨立、優秀的人。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