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
民間借貸
作為親友間常見的經濟互助形式
卻常因還款問題引發矛盾
近日
乾安縣人民法院
成功調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通過調解妥善化解了朋友間的債務糾紛
有效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
原告馬某某與被告王某是多年好友。2018年11月6日至2022年1月16日期間,被告多次在原告處借款,原告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共計向被告轉賬38100元。期間被告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向原告償還借款22000元。尚欠16100元未予清償。多年來,原告多次通過電話、短信及當面溝通等方式向被告催討借款,但被告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搪塞,至今未歸還分文,無奈之下,馬某某訴至法院,要求王某償還借款本金以及利息。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充分考量雙方的朋友關系,以“化解矛盾、修復情誼”為目標,多次與雙方溝通。在確認借款事實清楚、證據完整后,法官從法理和情理雙重角度開展調解工作:一方面向被告釋明拒不償還債務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引導原告體諒被告的現實困難。經過耐心疏導,雙方最終達成和解:被告一次性償還全部借款本金,原告自愿放棄全部利息主張,至此該起糾紛畫上了圓滿句號。
該案的妥善處理,不僅提醒公眾要珍視誠信、規范借貸行為,也展現了法院通過調解方式定分止爭、修復社會關系的積極意義。
“小案”關乎民生
看似尋常的案件
卻事關人民群眾的操心事
揪心事 煩心事
近年來,乾安縣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司法為民”宗旨貫穿審判執行工作始終,用法治思維尋求“最優”解決方案,用心用情化解雙方當事人之間的隔閡,在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溫度,真正達到“案結、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松原中院歡迎您關注】
來源:乾安法院
初審:崔蒼竹
復審:張加新
終審:李 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