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橋機場的VIP通道里,李弘權推著行李箱快步走向登機口,身后跟著一群穿黑色訓練服的壯漢——這是上海男籃全隊出征的經典畫面。
他們當天要飛往深圳,備戰晚上與廣東宏遠的CBA半決賽G3大戰。要說上海隊這次出征,確實帶著背水一戰的氣勢。大比分1-1的情況下,G3就是天王山之戰。
落地深圳后的踩場訓練,上海隊玩起了心理戰。
官方開放的前15分鐘里,李春江故意讓哈維和梅肯練起了“雙外援擋拆”——梅肯假掩護順下,哈維借機溜底線,這戰術專門針對廣東隊換防慢的弱點。
場邊廣東隊的球探趕緊掏小本記,卻沒注意到上海隊的手勢:當助教舉起黃色毛巾時,戰術立刻變成“西班牙擋拆”,專門打周鵬補防過度的習慣。
這套虛實結合的煙霧彈,把混進來看訓練的廣東記者都整懵了。
賽前發布會上,李春江的發言棉里藏針:“杜鋒指導的三后衛陣容很有創意,但我們準備了點小禮物?!边@話第二天就被破譯。
上海隊偷偷練了半個月的“死亡五大”陣容:王哲林打中鋒,李弘權頂大前,配上哈維、劉錚和羅漢琛三個能投三分的后衛。這套陣容平均身高2米03,比廣東隊的常用陣容高了7公分。
廣東隊也沒閑著。杜鋒被拍到深夜11點還在球館加練胡明軒的底角三分,常規賽他在這位置的命中率只有28.9%,季后賽卻突然提升到41.7%。
更狠的是針對王哲林的防守策略:易建聯主防時放半步,誘大王面框突破,然后徐杰從弱側掏球;等到王哲林累了換上蘇偉,立刻改成貼身肉搏,用體重消耗對方。
這套“車輪戰”在G2讓大王第四節5投0中,還賠上3次失誤。
比賽當天上午的投籃訓練,哈維整了個大活。這家伙在三分線外連續命中遠投,最后干脆閉著眼投進超遠三分,把場邊采訪的記者都看呆了。
但其實這是上海隊心理戰的一部分——錄像師特意找了個角度,讓哈維的投籃熱度看起來覆蓋了整個半場。
比賽開局就充滿火藥味。
上海隊第一攻就祭出殺手锏——哈維和梅肯弧頂交叉跑位,突然一個“假遞手真突破”,哈維殺入禁區吸引包夾后,擊地傳給埋伏底角的劉錚,三分空心入網。
這套戰術直接打懵廣東隊,杜鋒氣得把戰術板摔成三瓣。但姜還是老的辣,廣東隊立刻用周鵬錯位單打哈維,連造兩個2+1,首節結束反而領先5分。
轉折點出現在第三節。
李春江果然亮出“死亡五大”,王哲林提到高位策應,李弘權趁機空切暴扣得手。這個回合把廣東隊內線攪得天翻地覆,易建聯補防時差點扭到腳踝。
最精彩的是哈維的那個“3+1”:在24秒即將到時之際,他迎著徐杰和胡明軒的封蓋,后仰漂移投進三分還造成犯規,進球后對著廣東替補席比出“too small”手勢,直接點燃全場。
末節決戰堪稱窒息。
王哲林六犯畢業時,上海隊反而打出9-0高潮——原來李春江早埋伏了后手,用新人李添榮打五小陣容,無限換防逼出廣東隊三次失誤。最后1.2秒,哈維再次復刻G2神跡,接邊線球轉身后仰跳投,籃球在筐上顛了三下最終落入網窩。
終場哨響時,上海隊員把哈維拋向空中,他金鏈子飛出去的瞬間被抓拍成經典畫面,賽后直接沖上熱搜。
這場比賽不僅關乎晉級懸念,更揭示了CBA戰術革新的方向。上海隊的“智能中鋒+空間型四號位+多持球點”配置,完美克制了傳統強隊的巨星籃球。
而廣東隊失利后傳出的更衣室矛盾,或許預示著休賽期的巨變。正如知名解說楊毅說的:“這場G3可能是CBA新舊時代的分水嶺?!?/p>
參考資料:(CBA官方2025年季后賽技術統計數據庫、騰訊體育《有球必應》節目戰術分析單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