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養一只鴨,一輩子不殺,它能活多久?幾年以上的老鴨營養價值最高呢?鴨是生活中常見的家庭,它常被做成各種美食端上餐桌。
我國是肉鴨的消費大國,僅2021年肉鴨的總產值就高達1354億元。在正常喂養的情況下,從孵化到出欄宰殺鴨子,夏季41到43天就能出欄,而冬天則在37到38天,此時的鴨子重量多在二公斤左右,這樣的鴨子也被很多人稱為速成鴨。
作為一種經濟肉禽,很少人會一直將鴨子養著,一輩子不殺,除非是寵物鴨。而對于肉鴨,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四十二天生長周期后,很多養殖戶都會著急脫手售賣,以便回籠資金,繼而養殖下一批。不過,農村自家散養的鴨子,養殖周期也多在一年左右,然后就會被宰殺或售賣,否則養得太久,一來肉質也會變老,二來也浪費糧食,因此生活中很難見到活了十年的老鴨,那鴨子最長能活多久呢?
俗話說,“千年王八好找,十年老鴨難尋”,意思其實就是十年的老鴨比千年的王八更罕見。這話雖然過于夸張,但也蘊含一定的道理。鴨子由野生鳥類馴化而來,它們的品種很多,平均自然壽命在五到十年,不過它們的壽命取決于品種、生活環境、病害以及飼養方式等,若是能得到良好的照顧,甚至能活到20年以上。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最長壽的一只家養鴨子是南非一位女子飼養的一對鴨子,活到了49歲,算的上是鴨子界最長壽的元老了。不過生活中能夠活到十年以上的鴨子就相對少見,這也是十年老鴨難尋的由來。
但話說回來,除了作為寵物飼養之外,我們養殖鴨子其實就是為了吃肉呀,肉中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等,日常生活多吃點鴨肉,取代其他的肉菜是非常健康的。
那是不是鴨子越老就越有營養呢?
鴨子的平均壽命長達十年,但能夠活到這么久的鴨子極少。目前市面上售賣的年齡達到一年以上的就已經稱之為老鴨。在民間流傳著一句“十年老鴨賽參湯”的諺語,老鴨湯是一道滋補的佳品。很多人表示,用五年以上的老鴨燉出來的湯,味道比短期鴨更香。但味道歸味道,從營養價值方面看,75年以上的老鴨一年齡問題各個機能都會有所下降,活動量也大不如前,這也導致它們肉中的脂肪含量較高,口感粗柴腥騷味也會加重。
從鴨子的壽命上來,營養價值最高的當時二到四年的老鴨,此時的他們活動量最大,覓食欲最強,頻繁的活動也使得它們體內的油脂相對較少,肉質也更為謹慎,無論是肉質還是營養價值都是最好的,不過這樣的老鴨在市場上也十分搶手。
可見,鴨子也并非越老越好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老鴨做的菜品呢?和市場上常見的速成鴨相比,你覺得哪種鴨子的味道更好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