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新能源車的話題真是層出不窮。
先是小米SU7高速起火導致三人遇難,現在又有網友曝出在深圳的一輛極氪009發生同樣的起火事件。
許多網友就納了悶了,這新能源車竟然會這么容易起火嗎?車企在設計時通過安全審查了嗎?
隨著小米和極氪這兩件高速起火事件的發酵,有關電車安全性的話題也被輿論推向了風口浪尖。
信源截圖
事故當天詳盡
回到3月18日那天下午,讓我們來看看事故發生時,究竟是個什么情況。
據現有信息,那天受害者周先生正駕駛剛提沒多久的新款極氪009行駛在深圳龍華高架上。
車中除他以外,還有他的妻子以及好友,一共三個人。
視頻畫面
周先生在駕駛過程中一直開啟著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本以為會為減少一些駕駛的疲勞,可這一晃神,就造成了難以預估的后果。
下午四點半左右,周先生駕車來到了高架轉彎處,事故就是在這里發生的。
在家屬的描述中,這里因市政臨時施工而增設了一處隔離護欄,等周先生駕車靠近時,極氪009卻未能如宣傳中一樣識別出前方新增的路障。
看著不斷逼近的障礙,盡管周先生努力踩下剎車,但極氪009仍以不下80的速度直直沖向護欄。
視頻畫面
車輛底部被護欄刺穿后,智駕系統徹底失去了功效,車子停了下來,但如果只是這樣,那就不會有這篇報道了。
沒過幾秒鐘,周先生一家就察覺到車輛底部傳來了高溫,再過一會兒,濃煙就把車子內部整個都給覆蓋住了。
周先生竭盡全力把車門打開后,又在路人的幫助下救出妻子和好友。
極氪009在此刻被燒的只剩下了一個框架,濃濃黑煙不斷地滾向天空,場面令人觸目驚心。
事故現場
根據家屬提供的視頻顯示,周先生在碰撞前沒有受到任何車輛干擾,可在碰撞時智駕系統仍然沒有任何預警或介入。
在周先生等三人被送往醫院診斷后,周先生與妻子全身燒傷面積超過30%,而周先生好友則有15%。
三人在醫院的治療費用初步預估需要400萬人民幣,這對周先生及其好友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但相對于小米SU7那場事故,極氪009的結果已經要好上許多了,只要人還活著,比什么都強。
受害者家屬發布照片
事件后續及網友評論
這件事在早先發生的時候還沒有鬧出這么大熱度。
雖然同樣是在高速上因碰撞起火,但極氪不同于小米的是,車輛上的3位受害者至今都還活著,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可是,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這3人還是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燒傷,仍舊需要長期住院進行療養。
昂貴的醫療費用也是讓受害者家庭一度陷入絕望,可截至發稿前,極氪企業卻仍然以“調查不足”沒有賠付全部的醫療費。
受害者家屬回應
在事故發生的半個多月后,受害者周先生的家屬發布微博稱,極氪官方賠付的100萬“關懷金”已全部用在治療費用上,而如今三人仍然性命垂危,希望極氪能盡早結束調查,給受害者一個說法。
極氪為何調查進度如此之慢?難道是說不想負擔這起事故的責任嗎?
對此,網上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和觀點。
首當其沖的便是對極氪,乃至全部新能源車企業的質疑。
網友評論
有人曝出早在去年年底極氪就曾發生過一起著火事件,而極氪官方的回應卻說提醒駕駛安全,似乎是想把責任推卸到駕駛員身上。
網友評論
還有人說極氪長久以來將“0自燃”放在嘴邊,可真的曝出自燃事件了卻又裝死不回應,顯然是技術根本不過關,卻又不想承擔責任的表現。
不過,更多的網友還是將其拿來與小米事件作對比,并拋開技術問題,轉而開始攻擊極氪公司的處理態度。
網友評論
當初小米SU7爆燃事件發生后,僅僅幾天內小米官方就做出了回應,連雷軍本人都對遇難者家庭進行道歉。
盡管事故認定書仍未判斷究竟是誰的責任,但小米對此事的態度還是十分盡責,不僅公開道了歉,還及時給出了賠償。
雷軍對SU7事件道歉
可網友們仍舊沒有對雷軍和他的小米SU7偃旗息鼓,網上對事故的討論不斷,直到前些日子又曝出這起極氪009的爆燃,網友們才調轉槍頭,又將新能源車推向了輿論風口。
然而,一旦車輛出現事故,就必須要由企業承擔責任嗎?有一部分網友對此次極氪009的爆燃原因持懷疑態度。
網友評論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人提出觀點,就有許多人隨聲附和,紛紛表示不應全部都是極氪的責任,難道在車輛行駛中,因駕駛不當出現的事故,也要找車企賠償嗎?
網友評論
這位網友就提出,遇到車禍,難道第一步不是應該找交警或保險嗎?直接去找造車的算怎么一回事?
按照常識來說,的確是這么一回事,可此前小米SU7的事件鋪天蓋地,當事人和小米公司的做法,或許是給此類事故做出了一個“范本”。
面對輿論壓力,極氪官方其實也曾多次發聲,強調事故車系電池是通過極限測試的,也符合國家GB38031-2020安全標準,究竟為何起火,仍需等待調查結果。
極氪回應
而與此前網友曝出在昆明的車輛燃燒事件一樣,極氪在這次的回應中仍然指出事故護欄為臨時增設,且當智駕啟動時駕駛員仍應保持觀測,似乎又要把責任推卸到駕駛員的身上。
然而,孰對孰錯,哪方有理,相信網友們更多關注的并非是這個,而是“智駕和新能源車現階段究竟安全嗎?”
網友評論
在目睹了如此之多的新能源車駕駛事故后,許多網友也是紛紛對新能源車的安全性抱持懷疑態度,而此次極氪事件則不過是又一次對大眾和車企的警示罷了。
受害者家屬質問極氪
結語
正如前文所說,此次事故的責任究竟在誰,目前還尚未分曉,但遇害者個人所承受的負擔,自然要比企業要重的多,這一點無可置否。
希望廣大車主在將來購車時慎重考慮,并在購車后理清自己以及企業應負的責任,同時,也要提醒諸位在駕車時應時刻保持警醒,避免此類悲劇事故的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