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土地糾紛不全是法院管,今天算是學明白了!”一位村民感慨道。
為切實減輕群眾訴累,踐行司法為民宗旨,近日,平陰法院孔村法庭將庭審現場“搬”到農村,通過巡回審判方式公開審理一起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讓村民“零距離”感受司法公正,同時以案釋法,提升基層群眾法治意識,助力鄉村振興和諧穩定。
原告張某甲與被告張某乙系同胞兄弟,雙方因一塊登記在原告承包經營權證上、但實際由被告耕種二十年的土地發生爭議。為查明事實,承辦法官夏民帶領審判團隊深入村居,在涉案農田附近設立臨時法庭,現場勘驗地塊、聽取村委會意見,并組織雙方舉證質證。
庭審中,承辦法官查明該地塊系父母生前通過分家協議交由被告使用,村委會亦出具證明認可長期耕種事實。由于糾紛本質是“承包證記載與實際耕作不符”,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此類爭議需先由行政機關處理,不屬于法院民事受案范圍。承辦法官當庭裁定駁回起訴,并耐心釋明法律依據,引導當事人通過行政途徑解決。
庭審結束后,夏民法官結合案件向圍觀村民普及土地承包、繼承確權等法律知識,解答“承包證與實際耕種沖突如何維權”“分家協議的法律效力”等疑問,用“接地氣”的語言將法理講到群眾心坎里。
巡回審判不僅是糾紛化解,更是法治宣傳的鮮活載體。下一步,平陰法院將繼續深化“馬錫五審判方式”新時代實踐,針對農村常見的地界、贍養、鄰里糾紛,主動延伸司法服務,通過巡回審判、就地調解等形式,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為鄉村振興注入堅實法治力量。
來源:平陰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