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國內造艦業水平的飛速發展,中國已然打開了“造艦自由王國”的大門,可隨心所欲地建造各類艦艇、甚至是達到了“創造”的程度。從全球首款常規動力電磁彈射型超級航母“福建艦”,到全球首款雙艦島電磁彈射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再到被戲稱為“三艦島民用航母”的“中船探索01”,一艘接一艘的新艦無不讓人們一次次地倍感眼前一亮。而今,國內造艦業或再度拿出一款“新玩具”,值得我們期待一番。
“四川艦”下水儀式
在國外社交平臺上,有人發布了一張由商業衛星拍攝到的中國某造船廠內的衛星照。作者稱,船廠碼頭上出現了一款與中國海軍和中國海警現役艦艇裝備截然不同的新型艦艇船體。從估算數據來看,這艘船的艦體長度約為105米,明顯小于130米級別的054A型護衛艦,也小于海警的3000噸級遠洋執法船,但其同時又大于艦體長度約90米的056A型輕型護衛艦,以及前不久出現的艦體長度約98米的某測試用隱身試驗艦。
國內船廠中的新型艦艇
而以這艘艦船的長寬比來推斷,其明顯有著追求高航速性能的考慮,即艦體長寬比顯得比較大。這種構型多見于軍用或準軍用艦船,在民船領域相對少見。于是,既然該船有著較強的軍用或準軍用色彩,但在體量和尺寸方面又與海軍或海警的現役裝備不相符,那大概率說明此乃一款全新型號艦艇。以艦體長度來推測,其滿載排水量可能在2800噸~3200噸左右。
該艦的體量小于054A型護衛艦
那么,這樣一款約3000噸級體量的高速艦艇的定位和任務會是什么呢?仔細想來,在中國海軍裝備序列中,這種噸位水平的艦艇必然會被劃為護衛艦。而在這方面,現役的054A型遠洋護衛艦和056A型輕型護衛艦,已可實現較為理想的銜接,前者負責遠海、乃至是遠洋作戰,后者主打近海作戰,二者之間似乎并不需要再以一款3000噸級護衛艦來做補充。畢竟,對于中國海軍來說,3000噸級護衛艦顯得尤為“不上不下”。論遠洋自持力,其必然不如4000噸級的054A,但若論近海作戰,那3000噸級又太過盛了
中國海警船已有成熟的3000噸級裝備
而對于中國海警局來說,其已經有了成熟的3000噸級大型海警船,且正在向著4000噸和5000噸海警船發展,前不久出現的“海警版052D”就是最好的例子。既然海警船的發展趨勢也是放大噸位,且現有的3000噸級海警船型號已非常成熟,那我們似乎也沒有理由再對這一噸位水平的海警船搞什么“裝備重復建設”。
高速航行的美軍瀕海戰斗艦
不過,若將“高航速”這一性能指標設定得較高,甚至是將其作為“最優先追求的性能”,那這款神秘的新型艦艇的定位和功能,或許就不難明白了,即這可能是一款將被主要用于應對美軍瀕海戰斗艦的裝備。我們知道,雖然瀕海戰斗艦并不成功,但其在美軍的手中倒也不是一無是處。近年來,美軍沒少以瀕海戰斗艦進出西太,尤其是對中國領海周邊和專屬經濟區進行試探和騷擾,主打的就是發揮瀕海戰斗艦的高航速性能特點。
高速航行的美軍瀕海戰斗艦
而在應對美軍的此類試探活動中,解放軍海軍多少顯示出“缺乏恰當裝備”的問題。面對最高航速不低于40節的兩款美軍瀕海戰斗艦,無論是054A型護衛艦還是056A型護衛艦,都曾出現過因航速不夠快而跟丟目標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點,海軍方面不得不以“多艘軍艦負責不同區域”的方式,尋求“接力跟蹤監視”效果,從而盡最大可能地減少跟不上和跟丟的現象發生。
解放軍或也需要一款高速艦種
但即便如此,這依然不如以同類型高速艦艇實施持續貼身跟蹤的效果。畢竟,持續貼身跟蹤可確保不跟丟,也能避免出動多艘軍艦去跟蹤1艘美艦的浪費現象。因而,在和平時期“不開火的博弈”中,我們確實對一款具備一定自持力的高速艦種有著某些需求。這樣想來,此次出現在造船廠內的新型艦艇,是否就會是類似“中國版瀕海戰斗艦”的產物呢?概率恐怕并不為0。至于其編號,既然從051到056都用完了,那不排除其會啟用057的編號,我們不妨一同期待一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