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的“帝王穴”和手上的“救心丸”通了,心臟血管也就通了!
腳上有個“帝王穴”:公孫穴
《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
將公孫穴貫以帝王之姓,足見古人對它的重視程度。
1
公孫穴,胸腹疾病的總管
公孫穴屬足太陰脾經(jīng),同時與沖脈相通,所以它是脾經(jīng)和沖脈能量的匯集點和調(diào)控中心。
人體十二正經(jīng)中,沖脈為“十二經(jīng)脈之海”,能調(diào)節(jié)十二正經(jīng)的氣血,而公孫穴通沖脈,故而刺激它等于對十二正經(jīng)的氣血進行了一次全面疏導,具有行瘀止痛之功。
公孫穴最直接、最明顯的效果體現(xiàn)在胸腹部,適用于解決胸腹部的一切問題,比如腹脹、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等,還能止嘔,緩解暈車。
現(xiàn)代研究證明,針刺公孫穴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對小腸運動及分泌功能有調(diào)節(jié)作用,并具有一定特異性。多數(shù)情況下可使小腸蠕動增強、小腸液分泌增加,使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率明顯升高。
2
公孫穴,通調(diào)全身
公孫穴以黃帝的姓為名,正是取帝王居中央、統(tǒng)四方之意。公孫穴就像黃帝一樣,可以指揮四方,刺激它就可以調(diào)動全身,對五臟都能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
比如,心臟不好的人,經(jīng)常按揉或艾灸公孫穴,可以緩解心臟不適。因為公孫穴有健脾生血的功能,調(diào)節(jié)氣血盛衰,加強益氣活血,使心臟氣血充足,心主得養(yǎng),心神安寧,則心臟不適可大為緩解。
3
公孫穴,緩解婦科問題
公孫穴通沖脈,督、任、沖三脈皆起于胞宮,其中,沖任二脈與女子月經(jīng)、生育有著至關重要的聯(lián)系。
所以,公孫穴相當于一個輸送點、一個樞紐,可以幫助調(diào)節(jié)身體上由于氣血瘀滯造成的各種癥狀,綜合起來,就是通氣、活血、化瘀。
建議女性朋友每天刺激公孫穴,可以緩解各種婦科方面的問題,如生理性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顏面浮腫等。
那么,我們該如何刺激公孫穴呢?
一般有三種方法:按摩、刮痧、艾灸。
按摩:要適當用力,用力按壓效果會更顯著。一般來說,取坐姿,兩手拇指分別按住該穴位,每次每穴按摩時間以5-10分鐘為宜,一天2-3次。
刮痧:可以在晚上泡完腳之后,在足弓處抹一點兒鉑艾液體精油,然后用刮痧板,順著足弓刮拭,如果感覺酸痛一定要多按摩幾次。
艾灸:灸法算是最好的方法了,艾灸公孫穴可溫補脾陽,左右兩穴各用艾條熏灸10分鐘左右即可。
手上有顆“救心丸”:大魚際
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稱為大魚際。
手掌內(nèi)通五臟六腑,中醫(yī)按先后天八卦將手掌分為八個區(qū)域,每一個卦象對應著相關臟器,以及相應的疾病。
1
大魚際,連通五臟六腑
01. 大魚際通于肝和胃
大魚際位于手掌面大拇指根部肌肉肥厚處,按后天八卦,此處為震位和艮位。
震位——位于大魚際拇指丘的上半部分,震屬木,對應肝,卦象反映消化、神經(jīng)和內(nèi)分泌功能;
艮位——位于大魚際的下半部分,艮屬土,對應胃,卦象反映脾胃及心臟循環(huán)功能。
02. 大魚際通于肺
從經(jīng)絡來看,大魚際所處的部位是手太陰肺經(jīng)循行的末端,內(nèi)應于肺,肺屬金,主皮毛。
所以,哮喘患者的大魚際表面皮膚大多欠潤澤,甚至干而粗糙,捫之礙手,紋理清晰,明顯可見呈格子狀分布。
03. 大魚際通于腎
大魚際掌紋的細膩潤澤或粗糙與否與腎主生殖及生長發(fā)育功能緊密相連。
大魚際掌紋粗糙而欠潤澤的現(xiàn)象,提示了腎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由于其陰精不足,不能濡潤肌膚所致。也就是說,其本在腎,其標在肺。
04. 大魚際通于心
大魚際是心臟的反射區(qū),心臟不好的人,大魚際往往呈青紫色,這說明體內(nèi)氣血阻滯,有瘀血。如果同時伴有青筋突起的癥狀,則表明心臟瘀血嚴重,氣血不暢。
2
觀大魚際,知五臟健康
01. 肺
若多見青筋,說明肺有寒邪;若見片狀紅點或紅斑,說明肺有郁火;若見肌肉萎弱無華,或大指細弱,即是土不生金而肺虛。
02. 脾胃
若大魚際肌肉豐厚,皮膚紅潤,說明中焦脾胃陽氣充足,胃腸多健旺;反之,出現(xiàn)大片青暗色或許多青筋,說明中焦寒滯,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
03. 血壓
大魚際正常隆起,說明中焦健旺,若高聳而僵硬,則是高血壓之征。因為震通木氣,木主升發(fā),木氣過旺,則金氣被侮而降濁功能失暢。
所以,大魚際若肌肉厚壯則多見血壓升高,而低血壓者此處多肌肉瘦弱。
04. 胞宮
大魚際靠近掌根的部位若青筋明顯,說明胞宮血瘀血滯,多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下腹疼痛之類的病癥;若見青暗,則多屬胞宮虛寒,會出現(xiàn)不孕、腹痛、月經(jīng)失調(diào)或閉經(jīng)等問題。
05. 痹癥
大魚際常年呈暗黑色,說明身體可能有慢性痹癥,也就是患有風濕性關節(jié)病,這屬于免疫系統(tǒng)疾病,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根治辦法,所有的對癥治療都只能緩解病情。
那么,如何刺激大魚際呢?
最適合用艾灸,因為大魚際可以看成是一個溫陽穴位。不管是上焦、中焦、下焦病癥,只要有寒邪留滯,即可艾灸大魚際,有助于促進三焦陽氣宣通。
此外,對于心臟不好的人來說,如果出現(xiàn)心悸、心絞痛、胸口憋悶等突發(fā)狀況,應該立即掐揉大魚際。
方法如下: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大魚際,用重力狠狠地掐9下,最好是把大拇指倒立過來,利用這樣一個強力刺激來緩解心臟的壓力。
平日生活中,心臟不好的人也應經(jīng)常按壓大魚際,最好每天對搓大魚際穴,搓到發(fā)熱,隨時做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