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這幾年不容易吧?”“感謝你們,不管多不容易,也都過去了!”4月10日下午,在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企業重整和個人債務清理服務中心,江蘇省類個人破產第一人周先生接過法官遞來的免除未清償債務裁定書,這一刻,他獲得了“經濟重生”。
打破平靜的變故
周先生的故事,要從2017年說起。當時,周先生經營的裝修公司承接了一戶住宅的裝修,他找到了工人王某等人施工,誰知發生了意外。
2017年11月的一天,王某從腳手架上摔落受傷被送往醫院救治,由于傷情較重,產生了高額醫療費用。住院治療期間,周先生墊付了部分費用,但雙方對于賠償事宜始終無法達成一致,不久后,王某將周先生起訴到了吳江區人民法院。
王某起訴的消息傳開后,為周先生供貨的商戶們擔心自己的貨款會受到影響,也紛紛提起訴訟。一時之間,催款電話充斥了周先生的日常,他陷入了資金鏈斷裂的泥潭,裝修公司也關門倒閉,個人負債合計195萬元。
在執行過程中,周先生名下的唯一住房被拍賣分配,仍有153萬元債務未予清償。“我們家就我一個人賺錢,當時我每個月收入只有6000元左右,房子沒了還得租房住,光房租每個月就要2500元,而且我還要養兩個孩子和70多歲的父母,根本還不起這些債,感覺天都要塌了,說實話我真的想‘擺爛’了。”周先生苦笑著回憶著那段無助的時光。
重新再來的嘗試
“說起來我真的很感謝章法官,當年,他給我打了一通兩個多小時的電話,開導我,勸慰我,告訴我有個制度,只要我誠信、有擔當,就能有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周先生談到的制度,就是類個人破產。
周先生經營的裝修公司是典型的小微企業,存在企業與企業主深度關聯的特點,企業陷入困境時,企業主往往也會陷入債務危機。為了讓“執行不能”案件有出口,“誠實而不幸”的人有“東山再起”的機會,2019年10月,江蘇省高院確定吳江等法院率先開展“與個人破產制度功能相當”的改革試點工作,周先生成為了該項制度試點后全省的首位受益人。
“與其讓這些案子陷入僵局,不如引入類個人破產機制,提供一個債務人與債權人共贏的債務清理模式。”鑒于周先生所負債務系在正常生活、經營中形成,非因賭博、揮霍消費等不良原因導致,且在訴訟、執行程序中無妨害規避行為,承辦法官章偉引導他申請類個人破產。
2020年3月5日,周先生向吳江區人民法院遞交了類個人破產申請并獲受理。
經過一系列流程,全體6名債權人一致表決通過了周先生的債務清償計劃,同意周先生在兩年內再分期支付總計13萬元,并同意在清償計劃執行完畢滿兩年后,對周先生恢復信用。
一諾千金的履行
“這幾年我還是在做老本行,有時候跟幾個朋友一起接點活,沒活的時候我就去打零工,能賺個300元一天,日子嘛總要過下去的,而且我也有盼頭,苦一點累一點也不算什么。當時說好三個月還一次錢,我從沒拖延過。”談起整個還款過程,周先生說得云淡風輕,但他拿著裁定書的手布滿老繭,足以讓人窺見其中的不易。
周先生按時完成了清償計劃,并順利通過兩年信用考驗期。2025年4月,管理人對債權人會議允許周先生暫時保留的機動車變價分配完畢。法院根據周先生的申請,依法裁定免除其未清償債務,他也因此成功擺脫債務的枷鎖,解除了限制高消費措施,信用得以修復。
據悉,2025年3月21日,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企業重整和個人債務清理服務中心揭牌設立,明確將類個人破產和企業破產聯合推進,中心可優先輔導因經營企業負債且符合條件的個人啟動類個人破產程序,并與企業破產程序協同辦理。非因賭博、揮霍消費等不良原因導致不能清償債務的誠信個人,都可以至中心尋求幫助,接受啟動類個人破產程序前的專業輔導。
今后,將會有更多像周先生這樣的誠信債務人通過類個人破產程序獲得“經濟重生”,這是社會對失敗的包容體恤,也是法治對誠信的善意回報。
通訊員 吳玉嬌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徐曉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