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鏡頭定格在特奧娜擦掉手上血跡的瞬間,我們才看懂泰勒·謝里丹的野心——這個被全網熱議的埋尸鏡頭根本不是犯罪現場,而是用鐵鍬劈向《黃石》宇宙的驚天炸雷。
要知道達頓家族第七代注定失去土地的詛咒,或許就埋在這個原住民少女沾滿泥土的指甲縫里。
阿米娜·尼維斯那句“我的角色能活到80歲教做人”的采訪,現在回味起來簡直細思極恐。
如果特奧娜真能撐到《1944》時間線,她將親歷二戰后的原住民平權運動高潮。想象下:當達頓家族忙著在蒙大拿圈地時,有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正在向年輕族人傳授“如何把殖民者的法律變成復仇工具”——這可比直接掏槍掃射狠多了。
看看她是怎么在法庭上把白人老爺耍得團團轉的:證人接二連三暴斃的荒誕戲碼,簡直是把歷史上那些“被自愿”簽署的土地協議撕碎了糊在殖民者臉上。
現在的觀眾都看明白了,特奧娜每甩掉一項罪名,達頓牧場的地基就多裂開一道縫。難怪有劇粉連夜做考據,發現埋尸地點居然對應著現實中的加拿大寄宿學校遺址,那里挖出的上千具兒童骸骨至今還在刺痛文明社會的神經。
泰勒·謝里丹這次玩得夠絕,讓特奧娜在庭審時把原住民頭飾換成洋裝,轉身就在荒野里用十字架給尸體立碑。這種用殖民符號反殺殖民邏輯的操作,比《黃石》里那些槍戰戲刺激百倍。
現在全網都在押注:當她活到80歲那年,會不會親手給達頓家族送上裹尸布?畢竟按《黃石》的時間線算,第七代繼承人被詛咒失地的時候,正好撞上這位“復仇導師”的晚年。
觀眾為特奧娜脫罪歡呼時,其實已經掉進了謝里丹的敘事陷阱——我們越是期待她活成復仇女神,就越暴露出現實中未愈合的殖民傷疤。
就像那個引發全網投票的爭議話題:支持她活到80歲傳授暴力復仇,還是反對以暴制暴?數據顯示78%的觀眾選擇了前者,這哪是在追劇,分明是集體參與了場跨越時空的歷史審判。
現在重看埋尸鏡頭的每個細節都充滿預言感。特奧娜抓起沾血十字架插進墳頭時,背景里盤旋的禿鷲或許就是達頓家族的命運隱喻。
而編劇真正的大招,可能藏在演員采訪的弦外之音里:當阿米娜說自己每天揣著《原住民土地權利法案》研讀時,我們突然意識到,這個角色要埋葬的何止一具尸體,她要掀翻的是整部被粉飾的殖民史。
所以別再問特奧娜該不該活到80歲了。當觀眾為她的每次反殺鼓掌時,謝里丹早已把審判錘塞進了我們手里——畢竟在《黃石》宇宙里,能笑著活到最后的從來不是拿槍的人,而是那些把仇恨釀成烈酒,等著看仇敵自掘墳墓的狠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