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清晨八點的地鐵上,二十八歲的小陳正用拇指快速滑動手機屏幕,突然發現食指不自主地抽搐,這個看似尋常的早晨場景,正在無數都市人的生活中反復上演。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早有警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而現代人日復一日與電子設備為伴的日常,正在悄悄透支著我們的手部經筋系統。
一、精筋拘急的現代困局
當代社會出現了令人擔憂的"觸屏手"現象:手指僵硬如木偶、掌心灼熱似火烤、手腕轉動時發出細碎響聲。這些癥狀并非單純的肌肉疲勞,而是中醫所說的"手三陰經筋拘急"的典型表現。某三甲醫院中醫科統計顯示,因手部經筋問題就診的上班族中,92%存在日均使用電子設備超過6小時的情況。
電子設備帶來的手部勞損具有隱蔽性特征。當我們在屏幕上劃動手指時,看似輕松的動作實則需要十二經筋中的手三陰經筋持續緊張。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勞損,往往在出現明顯功能障礙時才會被察覺,正如《素問》所言:"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經筋養護的中醫智慧
中醫認為"肝主筋,其華在爪",頻繁使用電子設備導致的過度用眼首先傷肝,而肝血虧虛直接影響經筋濡養。現代人長時間保持"低頭族"姿勢,導致手部陽明經筋長期處于拘攣狀態,這種持續的"筋急"狀態若不及早干預,可能發展為難以逆轉的"筋痹"。
電子設備使用造成的經筋損傷具有獨特的傳變規律。從拇指少商穴所在的太陰經筋開始,逐步累及少陰、厥陰經筋系統,形成"經筋鏈式反應"。這種病理過程正如《靈樞》所述:"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一旦經筋失養,整個手部運動系統都將受到影響。
三、除顫祛拘湯治療書寫痙攣案例
患者李某,35 歲男性,從事文字工作多年。近半年來,他發現自己在書寫時,右手手指及腕部逐漸出現不自主痙攣,書寫字體扭曲,筆畫顫抖,嚴重影響工作效率。且隨著時間推移,癥狀愈發嚴重,日常使用筷子、握筆等精細動作時也會出現肌肉緊張、疼痛。
盛勁強大夫接診后,經詳細問診及觀察,辯證為肝腎虧虛,筋脈失養。肝主筋,腎主骨生髓,肝腎不足則無法滋養筋脈,導致筋脈拘攣。
用藥思路以滋補肝腎、舒筋活絡為主。開具除顫祛拘湯化裁,選用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等滋補肝腎;白芍、木瓜、伸筋草等柔肝舒筋,緩急止痛;配伍當歸、川芎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筋脈功能恢復。
經過三個月的中藥調理,李某書寫時痙攣癥狀明顯減輕,字體恢復工整,日常精細動作時肌肉緊張與疼痛也基本消失,工作生活重回正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