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經開區企業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康希諾生物)旗下子公司康希諾生物(上海)有限公司與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天津鍵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鍵凱科技)簽署合作開發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mRNA疫苗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GBM)的臨床研究項目,并計劃于今年內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康希諾生物和鍵凱科技均為天津(經開區)核酸藥物產業聯盟成員單位,此前雙方在關鍵材料研發及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布局等領域已建立良好合作基礎。本次合作將充分發揮康希諾生物mRNA技術平臺的技術優勢,以及鍵凱科技在抗腫瘤領域的豐富經驗,為雙方在mRNA疫苗治療腫瘤領域的深 入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由康希諾生物建立的mRNA技術平臺具備顯著的技術優勢。該平臺擁有自主設計、開發的序列優化軟件,可精準獲取影響穩定性的關鍵位點及有效提高抗原表達量的最優序列,同時,CM C(羧甲基纖維素)工藝流程簡練,可有效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進程。
鍵凱科技常年專注于藥物遞送領域,在腫瘤免疫和mRNA遞送等方向均有布局。 其中, 鍵凱 科技研發的 小分子長效抗癌創新藥物——聚乙二醇伊立替康(JK1201I)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具備良好的抗腫瘤治療應用前景。
未來,康希諾生物將依托mRNA等先進技術平臺,拓展在包括傳染病防治和腫瘤免疫在內的更多領域的應用,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共進,帶來更多創新、優質、可及的產品,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關于膠質母細胞瘤(GBM)
膠質母細胞瘤(也稱為Ⅳ級星形細胞瘤)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IV級膠質瘤,也是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5年生存率為7.2%。該腫瘤生長迅速,惡性度高,主要位于大腦半球,也可發生在腦干、小腦半球或脊髓等部位。GBM的高度浸潤性、遺傳異質性和血腦屏障的保護給治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目前GBM的標準治療是手術切除后進行放化療。手術切除腫瘤后復發較快,其預后是腦膠質瘤中較差的一種。
近年來免疫療法成為許多腫瘤的主要治療方式,但是腦癌(包括GBM)的治療尚未取得突破。去年國外幾項使用mRNA疫苗的小型臨床試驗結果似乎扭轉了這一趨勢,相關的研究在NIH上有所報道。同年一篇發表在J Nanobiotechnology的綜述匯總了mRNA疫苗在GBM領域的應用,展示了重要的治療潛力。
關于康希諾生物
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諾生物 06185.HK;康希諾 688185.SH),2009年在天津經開區成立,致力于在世界范圍內提供預防和治療感染類疾病的解決方案。公司現有病毒載體疫苗技術、合成疫苗技術、蛋白結構設計和VLP組裝技術、mRNA技術、制劑及給藥技術五大創新疫苗平臺技術。目前已建立覆蓋10余種適應癥的多款創新疫苗產品,包括亞洲首款四價流腦結合疫苗曼海欣?、二價流腦結合疫苗美奈喜?、獲得世衛組織認可的新冠疫苗克威莎?、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克威莎?霧優?以及亞洲首個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
關于鍵凱科技
北京鍵凱科技有限公司(鍵凱科技 688356.SH)成立于2001年,是全球聚乙二醇領域的新興參與者。公司是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供應商,為多家上市PEG(聚乙二醇)化產品供應PEG衍生物。同時開發了國內第一款PEG偶聯小分子藥物,正在進行三期臨床試驗。鍵凱科技聚焦mRNA遞送系統核心技術攻關,在關鍵脂質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通過對現有遞送系統中關鍵脂質成分進行生產工藝優化,實現了5種關鍵輔料的規模化自主制備,相關技術資料已通過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和美國FDA的原料藥主文件(DMF)雙重備案;同步構建了包含數十種創新結構的脂質化合物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矩陣,目前累計提交了13項專利申請,其中獲得4項發明專利授權。
信息來源:康希諾生物CanSinoBI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