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幼兒家國情懷,4月3日,若羌縣第一幼兒園黨支部聯動依格孜吾斯塘幼兒園、鐵干里克鎮托格拉克勒克幼兒園,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精神血脈”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沉浸式課程與實景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紅色基因浸潤童心。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精神血脈”主題教育活動)
文化課堂溯清明 童心巧手承薪火
活動中,各班級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紅色教育活動。小班幼兒在《清明》古樂聲中開啟文化探索,教師通過互動問答、節氣動畫,將“祭掃追思”“踏青插柳”等傳統習俗融入啟蒙教育;中班開展“紅色故事會”與“彩蛋繪祝福”特色活動,有的圍坐一起聆聽邱少云的英勇事跡,有的專注觀看《小兵張嘎》經典片段,還有的通過繪制紅星彩蛋傳遞愛國情懷;大班幼兒則化身文化傳承小使者,揉制青團感知寒食文化深意,巧折紙菊寄托緬懷之情,勞動實踐與美育融合的教學設計,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
(幼兒觀看紅色電影.jpg)
陵園祭掃礪初心 實景研學鑄信仰
當日下午,三園40余名黨員教師代表、團員教師代表及幼兒代表,列隊走進若羌縣烈士陵園。全體人員肅立默哀、鞠躬致敬,在黨支部書記魏若玉帶領下,黨員教師重溫入黨誓詞,堅定理想信念。孩子們輕輕將菊花放在碑前,表達對先烈的敬仰。團員教師代表古麗吉艷說道:“我們要把英雄的故事講給每一個孩子聽,讓紅色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活動最后,大家緩步繞行烈士紀念碑,瞻仰碑文浮雕,聆聽革命故事。
(鞠躬致敬)
三維模式顯成效 紅色教育啟新程
若羌縣第一幼兒園黨支部書記魏若玉表示:“本次活動構建了認知、情感、實踐三維育人體系。”今后,若羌縣第一幼兒園將持續深化“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推進紅色教育課程化、常態化,通過創設“紅色記憶探尋之旅”、開發“指尖上的非遺”等特色活動,讓愛國主義教育在幼兒心中落地生根。
(參觀革命紀念館)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傳統文化的深度體驗,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讓我們銘記歷史,繼承先烈遺志,堅定理想信念,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體人員將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薪火,為培養新時代的“小小石榴籽”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