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富婆?空窗女性?
本以為網絡姻緣一線牽,
結果卻是騙心又騙錢?
近日,
岳陽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網絡交友詐騙案。
案情簡介
2022年至2023年,被告人柳某、李某等加入公會,在某網聊平臺注冊成為“女聊手”,在公會的統一培訓下,使用“富婆”、“空窗女性”等虛假人設,偽造照片、職業、年齡,通過網聊平臺吸引男用戶打招呼,以“交友”、“戀愛”為名培養感情。在取得對方信任后,他們以“獲取聯系方式需要門檻費”、“打賞證明誠意”、“互贈禮物”等話術誘導男性用戶向平臺充值,充值金額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經查,上述被告人累計詐騙數十名被害人共計人民幣上百萬元。法院遂以被告人柳某、李某等人犯詐騙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三年不等,并處罰金。
法官提醒
該案揭露了部分網聊平臺以交友戀愛為幌子實施充值欺詐的亂象,也為公眾敲響警鐘,需理性對待網戀與打賞,警惕“雙向法律風險。
一是網絡交友需清醒,充值打賞有風險。網聊中若對方短期內過度示好、頻繁以“見面”、“戀愛”等名義誘導充值打賞,需警惕背后目的。拒絕“道德綁架式”消費,若對方以“你不充值就是不愛我”、“男人就該為女人花錢”等話術施壓,應當立即終止交流并向平臺舉報,若平臺無作為,可以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真實的婚戀關系應當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而非單方面金錢索取。網絡交友時請牢記“匿名背后可能是生意”,涉及金錢務必核實對方的真實意圖。
二是虛構信息索要禮物也違法,勿存僥幸心理。通過虛構人設及位置定位、編造情感需求、誘騙男用戶充值送禮后提現,本質上也是隱瞞真相,構成詐騙罪。小額多次同樣違法,并非每次只騙幾百元就不構成犯罪,累計金額達到較大標準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也會被追究責任。“聊天打賞”并非灰色地帶,任何以欺詐手段牟利的行為終將面對法律嚴懲。
供稿|姜雨蓓
編輯|黃湘宜
初審|余翔 蔡亮
審核|易斌 周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