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清明時節
我市積極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
綠色殯葬理念深入人心
從昔日的煙火繚繞到如今的花香四溢,從過去的沉重哀思,到如今的輕盈緬懷,這些靜默變化背后的祭祀改革,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變化,更是城市文明進步的溫暖體現。
清晨,在上逕鎮蟹嶼村生命公園,村民陳先生手持花籃,沿著步道緩步前行,尋找先人的墳墓。
“以前,掃墓要走很遠的山路,而且墓的周邊雜草叢生,現在生命公園環境優美,我們非常支持這種既莊重又環保的祭祀方式。”
陳先生說
放眼望去,蟹嶼村生命公園植被郁郁蔥蔥,墓穴整齊排列,山頂還有供大家休憩的涼亭。
“我們村的生命公園占地3.6畝,共規劃墓穴360個。過去,傳統土葬占用大量土地,如今有了生命公園,集中安葬,既節約土地又綠色環保。”蟹嶼村黨支部書記陳龍飛說。
在福清,像蟹嶼村這樣的生命公園已經遍地開花。它們潛移默化引領著綠色祭掃新風尚。
據了解,目前,我市共建有313個生命公園,所有鎮村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安葬需求。
鎮村殯葬需求得以滿足
城區殯葬需求的問題
卻日益突出
為解決這一難題,2024年,我市規劃啟動首個大型城市公益性公墓“福清市第一山城市公益性公墓”項目。 該公墓位于上逕鎮油塘村和官元村交界區域,總占地面積285.6畝,共規劃建設8.89萬個墓穴,涵蓋多種生態墓葬方式。
“該公墓與各鎮村生命公園共同構成覆蓋城鄉的多層次殯葬服務體系,為未來數十年殯葬需求提供了保障。建成后,城區群眾可以享受更加實惠便利的服務,去祭掃也會更加方便。”
市民政局殯管所干部薛萬健表示
?????????????
文 陳凱婷 圖 張磊
編輯 陳盼蘭 陳思佳
審核 張晨 謝雄
監制 吳凌 峰 毛晨熙
發現城市管理問題
拍照上傳舉報
一鍵直達“融壹拍”小程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