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這看起來是無傷大雅的一個措辭,但真用到時,總讓人有點遺憾,尤其是一不小心就被人利用了的時候——
前幾天,出差入住某朵酒店。因為前期預訂工作已做好,所以只要直接送上身份證辦理即可。前臺小哥一番操作,讓報手機號碼。那就報唄。報過后,小哥說:“先生,您的手機號碼應該收到一個短信驗證碼。”我趕緊掏手機查看,心想自己就是入住的人,手機號碼也沒錯,于是一看到短信就把4位數驗證碼報給了小哥。
入住后,我再拿出手機細看才發現,我已經成了“會員”!有短信為證:“感謝您成為某朵會員!見面有禮,50元大禮包已放入您賬戶。”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入了會,而且有“50元大禮包”。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一不小心,我就成會員了;可是,我沒想成為會員啊。
怪誰呢?怪我。
仔細看,當時是有短信發給我的:“您正在注冊某朵會員并綁定身份證信息……如不同意可停止注冊,同意請繼續辦理。”你看,說得不是很清楚嗎?我自主給出了收到的驗證碼,不是說明了我“同意”繼續辦理嗎?商家盡到了告知義務,而我在智力正常的情況下,明示了我的允許。于是乎,我就成會員了。
事實上,我倒是未必想成為這個會員的,50元的“大禮包”好像也不構成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要約。發現這個事實之后,要讓我專程跑到前臺去跟小哥強調我不想成為會員,并且要求取消我這個會員資格,似乎也有點太費力了。好吧,那就當會員吧,雖然是一不小心的。
這樣的案例,相信大家碰到過不少:明明看到的是這個價格,實際結賬卻是那個價格;明明說的是這樣,實際卻是那樣——關鍵是,對方還都“沒做錯”。對方當然不會錯,因為“對方”——商家——對消費者打的是“埋伏戰”,而消費者碰到的是“遭遇戰”。“遭遇戰”對上“埋伏戰”,要想不吃虧,難!
好吧,但愿這樣的“遭遇戰”,少一點,好一點。
原標題:《新民隨筆丨“遭遇戰”》
欄目編輯:郁晶陶 題圖來源:東方IC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吳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