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消費者投訴線下商家利用“國家補貼”名義實施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行為,引發廣泛關注。黑貓投訴平臺中三起典型案例顯示,部分商家通過虛構補貼資格、拆分價格、誤導贈品承諾等方式誘導消費,消費者維權卻屢屢受阻。對此,也有網友表示,參與補貼活動需提高警惕,謹防“政策紅利”變“消費陷阱”。
高價售賣+非標贈品,補貼資格成“空頭支票”
2025年3月,長春消費者在寬城區某電子經銷處購買華碩天選4銳龍版電腦,商家自稱“官方授權店”且享有國補資格,宣稱“線上均為翻新機”,并以高于官網1500元的價格售出。消費者事后發現,所謂“贈品”實為雜牌產品,且未實際享受國補優惠。盡管投訴至平臺,商家卻未匹配成功,至今仍未解決。
國補金額“縮水”,維權遭踢皮球
同年2月,湖南消費者在華為授權店購買MatePad柔光版,門店承諾國補后價格為3299元,實際卻收取3499元。消費者多次聯系華為客服及門店,對方以“無法滿足訴求”為由拒絕退款。投訴期間,華為單方面關閉投訴并標注“已解決”,消費者質疑品牌方包庇門店欺詐行為。
專盯老年人,國補招牌成斂財工具
今年2月初,廣州一名老年消費者在榮耀線下門店購買手機,店內宣傳“參與政府補貼”,實際以原價2499元成交,未兌現任何補貼優惠。其子女投訴后,榮耀客服僅作流程性回復,未處理實質問題。事件暴露部分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差,將國補作為營銷噱頭騙取信任。
目前,相關投訴中多數商家仍拒絕妥善處理,部分平臺因“商家未匹配”或“超期”自動關閉案件。消費者呼吁,監管部門需加大線下補貼活動的巡查力度,嚴懲虛假宣傳、套取補貼等行為,同時完善投訴響應機制,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