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對來自中國的低價值進口產品的免稅待遇,即所謂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稅”政策。面對美方施壓,中方并未被動接招,而是迅速打出“組合拳”,宣布了一系列反制舉措。
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對來自中國的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稅”政策。4月4日,中方宣布自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4月9日,因中方未撤回反制措施,美國宣布自當日凌晨起對華商品額外加征50%關稅,累計新增關稅達104%。4月9日,中方宣布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
美國對華征收104%關稅,對我國出口跨境電商平臺和賣家產生深刻影響,如:阿里巴巴國際站、菜鳥國際、燕文物流、至美通、泛遠國際、環球資源、中國制造網、敦煌網、大龍網、拓拉思、領工云商、大健云倉、寶信環球、全球貿易通、亞馬遜全球開店、eBay、Temu、TikTok、全球速賣通、Shopee、Lazada、SHEIN、安克創新、華凱易佰、patpat、致歐科技、賽維時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語、蘭亭集勢、三態股份、傲基、遨森電商、跨境通、有棵樹、星徽股份等。
同時,我國征收84%的關稅,對我國進口電商平臺也產生深刻影響,如:京東國際、天貓國際、考拉海購、唯品會、多多國際、小紅書、行云集團、洋蔥集團等。
對此,“一帶一路”TOP10影響力社會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組織了近20位專家,給予解讀。
對此,青島樂盈匯跨境電商有限公司CEO蘇靜在接受數字經濟新媒體&智庫#網經社 獨家專訪時表示:
一、美國該政策的出臺背景
美國推行取消小額進口商品免稅待遇等系列政策,背后有著復雜且多元的成因:
1、貿易保護主義作祟:特朗普政府時期,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其意圖借助加征關稅等手段,為本國產業豎起“屏障”,致力于縮減貿易逆差。在此背景下,中國跨境電商在美國市場的迅猛擴張,被美方視為對其本土相關產業的嚴峻挑戰,進而促使政策層面做出調整。
2、財政增收訴求凸顯:取消小額商品免稅政策,直接效果便是增加關稅收入。面對美國財政壓力,這一舉措成為緩解資金緊張局面的重要途徑,為政策推行提供了經濟驅動力。
3、整頓貿易秩序需求:此前,部分中國商品通過“化整為零”等方式違規享受免稅待遇,嚴重擾亂了正常貿易秩序。美國此次政策調整,旨在有力打擊此類灰色清關行為,重塑公平、規范的貿易環境。
二、對中國跨境電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對跨境電商平臺、賣家、物流和倉儲的影響
1、對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的沖擊:
流量分配格局重構:平臺為順應政策變化后的行業生態,極有可能重新校準推薦算法,大幅減少對直發賣家的流量扶持力度,以此調整平臺內部的業務結構。
業務模式轉型迫在眉睫:以全托管模式為代表、高度依賴直郵小包的平臺,將面臨向海外倉發貨的半托管模式轉型的巨大壓力。轉型后,可提升運營穩定性,更好地契合新政策要求。
2、對賣家的多重挑戰:
成本急劇攀升:政策變動致使商品整體稅率大幅上揚,物流及清關成本也同步增加。這對于低客單價商品而言,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原本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
市場競爭白熱化加劇:中國直發賣家價格競爭力的削弱,使得消費者的選擇傾向發生改變,更多地轉向本土品牌或來自其他低關稅地區的商品,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行業洗牌加速推進:依賴輕小件、高頻出貨的中小賣家,由于難以承受成本上漲壓力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正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嚴峻局面,行業洗牌進程顯著加快。
3、對物流行業的深遠變革:
清關難度指數級增加:如今,所有低價值包裹均需進行正式報關,這不僅導致清關時效大幅延長,單票貨代處理費也隨之大幅上漲,給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帶來沉重負擔。
物流模式加速轉型:直郵小包模式的“免稅紅利期”已宣告終結,部分賣家為降低成本、提升物流效率,開始積極尋求轉型,海運集拼模式或海外倉模式成為新的選擇方向。
4.對倉儲(含海外倉)的連鎖反應:
海外倉需求爆發式增長:在新政策環境下,海外倉模式憑借其獨特優勢迎來發展利好,有望逐漸成為跨境電商賣家的標準物流解決方案,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態勢。
運營成本上升壓力驟顯:隨著海外倉需求的急劇增加,相關資源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進而推動價格上漲,給賣家的倉儲運營成本帶來較大壓力。
三·、平臺和賣家的應對策略
1、平臺應對策略:
流量優化精準施策:在流量分配機制上,向具備海外倉布局或專注高附加值產品的賣家傾斜,提升平臺整體競爭力,增強應對政策風險的能力。
合規管理強化升級:平臺應加大合規管理力度,積極協助賣家進行商品申報,確保合規運營,有效降低因政策變動帶來的潛在風險。
2、賣家應對策略:
供應鏈優化升級:賣家可通過轉向高附加值產品或走品牌化發展路線,利用產品溢價來有效消化成本壓力,提升自身盈利能力。
市場拓展多元布局:減少對美國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積極拓展東南亞、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分散市場風險,拓寬業務增長空間。
海外倉布局合理規劃:利用海外倉降低海運波動影響,提升履約效率,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增強市場競爭力。
物流模式靈活調整:依據商品特點和成本效益原則,選擇合適的物流方式,如海運集拼,實現物流成本與效率的平衡。
合規意識全面提升:確保商品申報信息準確無誤,避免因虛假申報等違規行為導致嚴重風險,保障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四、該政策可能帶來的挑戰及調整可能性挑戰
1、企業適應艱難:中小企業由于抗風險能力較弱,面對成本上升和運營壓力,可能難以適應新政策環境,部分企業甚至可能被迫退出市場,對行業生態造成沖擊。
2、物流體系承壓嚴重:清關效率的降低,極易導致包裹滯留,甚至出現包裹被銷毀的情況,物流時效難以保證,嚴重影響跨境電商的正常運營。
3、政策執行細則模糊:美國海關政策執行細則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引發混亂,增加企業合規難度。
4、國際貿易關系緊張升級:該政策的實施可能進一步激化中美貿易關系,對兩國經濟合作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全球貿易的穩定發展。
5、調整或中止的可能性:美國政府可能會根據政策實施后的經濟數據反饋以及企業的實際訴求,對部分條款進行微調,在貿易保護與經濟利益之間尋求平衡。若該政策對美國國內企業和消費者造成較大負面影響,或者中美貿易關系出現重大緩和,美國政府可能會重新評估政策,考慮中止該政策的實施。
五、我國政府可出臺的反制措施和扶持政策
1、貿易談判與協商推進:通過外交和貿易渠道,積極與美國展開談判,清晰表達中國立場,全力爭取合理權益,維護中國跨境電商企業的利益。
2、知識產權保護強化:加強對美國企業在中國侵權行為的監管和處罰力度,以此回應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徑,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3、多邊貿易合作推動:大力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積極推動全球貿易多元化發展,提升中國在國際貿易格局中的話語權。
六、對跨境賣家的補貼扶持政策
1、稅收優惠政策拓展:對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給予更多稅收減免或退稅支持,例如進一步擴大“離境即退稅”政策的適用范圍,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2、物流補貼精準發力:對使用海外倉或海運集拼模式的賣家給予物流費用補貼,鼓勵賣家優化物流模式,提升物流效率。
3、金融支持助力發展:提供低息貸款或專項基金,幫助賣家緩解資金周轉困難,增強企業資金流動性,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4、培訓與指導體系完善:組織跨境電商培訓活動,幫助企業提升合規意識和運營能力,提升企業在復雜政策環境下的應對能力。
七、其他建議
1、技術創新引領發展:跨境電商企業應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工具,優化選品、運營和營銷環節,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品牌化發展提升價值:鼓勵賣家打造自有品牌,通過品牌建設提升產品附加值,有效消化成本上升壓力,增強市場競爭力。
3、供應鏈多元化布局:除了優化海外倉和海運集拼模式,賣家還可考慮在東南亞、墨西哥等地建立供應鏈,實現供應鏈多元化,降低運營風險。
4、政策動態密切關注:賣家和平臺應持續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戰略,確保企業在政策變動中能夠靈活應對,實現可持續發展。
專家介紹:
蘇靜, 青島樂盈匯跨境電商有限公司CEO,青島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創會秘書長、常務副會長,中國跨境電商認證青島中心主任,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常務理事。
【小貼士】
網經社深耕數字經濟行業18年,長期關注跨境電商,旗下跨境電商臺服務的客戶:亞馬遜、eBay、SHEIN、行云集團、跨境通、卓志、大健云倉、大龍網、敦煌網、遞四方、至美通、考拉海購、Temu、菜鳥網絡、百事泰、思億歐、海航集團、阿里巴巴等。
網經社跨境電商臺是專業跨境電商門戶,關注出口跨境電商、進口跨境電商、跨境電商服務商(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跨境技術、跨境營銷等)、跨境政策、跨境園區等,提供包括:媒體、報告榜單、供應鏈融資、營銷、培訓等服務,是跨境電商從業者、媒體、投資者、用戶的首選平臺。
基于網經社媒體平臺、專業智庫以及渠道三大戰略,提供“媒體+智庫”、“會員+孵化”服務;(1)面向電商平臺、頭部服務商等PR條線提供媒體傳播服務;(2)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培訓機構、電商平臺等提供智庫服務;(3)面向各類電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應鏈公司等提供“千電萬商”生態圈服務;(4)面向各類初創公司提供創業孵化器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