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聯西郊商圈,商戶黨員化身“網格管家”,反饋經營動態;在第三網格,長者食堂變身“治理樞紐”,大廚教美食、城管普法規……今年以來,新涇鎮以“多格合一”為抓手,將黨建網格、城運網格、警務網格深度融合,構建起“一格一最”的治理新格局,推動基層治理邁向“全域協同”。各網格都有哪些治理品牌特色?
1
第一網格:“服務領航·頤養惠民
第一網格以“服務領航·頤養惠民”為品牌,整合公安、城管等8支下沉力量,建立“以民意為導向,從突出問題抓起,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例會機制,形成“發現問題—研判情況—申請協同—部門報到—協同解決”閉環。
第一網格持續聚焦“一老一小”重點群體實際需求,聚合上海青聰泉兒童智能訓練中心、大愛托育園、金福養老集團等的多方力量和資源,從細微之處著手,創新服務模式,多元化織牢保障網,通過“鐵腳板”走訪,動態收集“一老一小”迫切需求,依托家門口的“寶寶屋”和即將開業的綜合為老服務分中心,推出助餐、助醫、托育等服務,解決“一老一小”的急難愁盼問題。網格內建立“關愛清單”,為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心理疏導、自閉癥兒童關愛等定制服務。位于雙流路170號的北虹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周邊居民提供便捷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深受居民歡迎。
2
第二網格:街區共治·健康風尚
作為覆蓋百聯西郊商圈及327家“小個專”商戶的核心區域,第二網格以“整合、融合、聚合”破題,以仙霞路黨群服務中心(同Xin共享客廳)為主陣地,創新“黨建+健康”模式,將健康服務深度嵌入網格治理。該網格組建由社區醫生、黨員志愿者、商戶黨員構成的健康服務團隊,定期開展健康巡講、義診活動,推出健康主題直播,并動態跟蹤居民與商戶需求。通過黨建引領下的資源整合、機制創新與場景營造,把健康服務切實轉化為可感知的治理效能,以健康為紐帶,實現基層治理與民生服務的“雙向奔赴” 。
3
第三網格:生態賦能·最美新涇
“荒地變花園,孩子在家門口上自然課!”在綠八居民區,居民王阿婆帶著孫子參觀生境博物館。第三網格以“生態賦能·最美新涇”品牌為軸心,依托生境花園、生境博物館、周家浜濱水空間等陣地,將“四百大走訪”收集的環境訴求轉化為生態項目,開展各類生態文明實踐活動。
構建“15分鐘服務矩陣”,將政務服務、便民生活、文化教育等功能有機融合。在這里,社區長者食堂大廚教做家常美食、新涇鎮綜合行政執法隊開展普法宣傳、消防特勤支隊開放日……“多格合一”的治理模式,不僅盤活了陣地資源,更讓社區服務充滿“煙火氣”,贏得了居民的紛紛點贊。
4
第四網格:廉政鑄魂·淬礪初心
“VR廉政課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貪腐之痛。”在長寧區全面從嚴治黨警示教育基地(西館)暨尚廉新涇警示教育基地,新入職的公務員小陳結束“沉浸式廉政課堂”后坦言。作為第四網格“廉政鑄魂·淬礪初心”品牌的核心陣地,這里以“多格合一”統籌整合資源,通過“行走的黨課”,將警示教育與民兵訓練基地的實戰演練深度融合,以互動答題、軍事化訓練等形式,實現“教育+訓練+實踐”的有機統一,強化黨員干部、民兵隊伍的紀律意識與廉潔作風。
5
第五網格:產城融合·智創未來
第五網格探索“街鎮+地鐵”融合治理路徑,由網格長擔任淞虹路地鐵站“0號站長”,淞虹路地鐵站站長擔任第五網格副網格長,加強和軌道交通“地鐵站長”聯動。通過與上海地鐵第二運營有限公司黨委的互動聯通,探索打造“紅色樞紐·白領能量站”“先鋒驛站 便民服務點”等項目,形成“雙方聯動+雙向賦能”的共建模式。依托2號線淞虹路站5個出入口,開展反詐宣傳、非遺文化展示等活動。組織樓宇、商戶志愿者等力量,破解地鐵周邊非機動車亂停放難題,縮短早晚高峰擁堵時長。通過“江南文化進地鐵”項目,將海派剪紙、滬劇等非遺元素融入站點空間,推動“傳統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進地鐵。
“把網格變成解決問題的‘終點站’、服務群眾的‘暖心站’。”新涇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全域發力、精準施策,讓“綠色新涇、精品小鎮、善治社區、樂活家園”的愿景在網格中生根開花。
圖片來源于新涇鎮
撰稿:季佳佳
編輯:竺嘉茹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