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總有人強調,在美國私有財產是不可侵犯的,但現在看來,這話可能要被打臉了。
2025年4月,美國副總統萬斯公開支持《不再多一英寸或一畝法案》。
仔細一看,這個法案的核心意思很簡單:那些在美華人的財產,實際上都歸美國所有。
消息傳出后,在美華人的心里就像被雷劈了一樣,忐忑不安。
本文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內容為作品完整存在虛構成分,如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法案·】——?
這個法案其實是兩年前由美國共和黨參議院湯姆·科頓提出的。
其主要內容就是全方位限制中國公民購買中國的土地和房產。
更夸張的是,法案中還有一條強制出售條款。
換句話說,就算你已經拿到了美國綠卡,成為永久居民,只要美國總統認為你的房子對國家安全有威脅,你就得乖乖賣掉。
而且,該法案針對的三類對象,直接戳中了“痛點”。
第一類是持有中國國籍的人;
第二類是在美國進行土地和房產交易的中國企業,無論是華為、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公司,還是小企業,統統不允許購買美國的土地和房產。
第三類則是所謂為中國政府利益服務的個人或機構。
至于如何界定這些標準,法案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含糊不清。
這個法案出臺的背后,據說是因為有人宣稱中國持有的美國土地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安全。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根據美國農業部2023年底的統計數據,中國在美國擁有的土地總共只有22萬英畝。
而外資持有的美國土地數量龐大,中國所占的比例甚至不到1%。
此外,對于外資購買美國土地,美國早就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審查機制。
現在卻專門針對中國投資推出新法案,顯然多余,也缺乏依據。
說白了,不管是參議院還是副總統萬斯,提出這樣的法案背后無非是為了政治目的。
當前中美關系緊張,他們正是利用這一局勢,討好國內反華勢力。
通過制造所謂的“中國威脅”,試圖吸引更多選民支持,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美國憲法明確規定,無論來自哪個國家的人都應受到平等對待。
但這個法案明顯違背了這一原則,是一種赤裸裸的歧視行為。
再往前看,美國歷史上就曾有過類似的先例。
之前的《排華法案》禁止華人在美國擁有房產,不準與白人通婚等。
雖然該法案在1943年被廢除,但其負面影響至今仍未消除。
如今,這種情況又重新浮出水面,讓許多在美華人感到憤怒。
?——【·舉措·】——?
得知這一消息后,華人同胞們在網上炸開了鍋。
各大社交平臺上,相關話題熱度持續高漲,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個法案嚴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大家不僅在網上尋找不合理之處和應對策略,還在業余時間走上街頭抗議。
他們手舉標語牌,上面寫著“還我權利”“撤銷不公法案”等口號,并大聲呼喊,要求美國政府尊重他們的權益,立即撤銷該法案。
同時,一些華人還籌集資金聘請專業律師團隊,希望通過法律途徑阻止法案的通過。
那些在美國奮斗多年并持有綠卡的華人感受尤為深刻。
他們早已將美國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孩子在這里上學,事業也在美國逐步發展。
然而,這個法案的出現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擔憂。
孩子的學業是否需要轉回國內?自己的事業還能否繼續在美國發展?
有些人已經開始轉移資產,并重新評估投資計劃。
早在2月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對此表達了態度:
美國這種“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投資問題政治化的言行”,完全違反了市場經濟規則和國際貿易規則。
中國一直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反對美國這種搞政治操弄、歧視性的立法行為。
?——【·結語·】——?
美國無端限制中國公民權益的行為,不僅傷害了在美華人的心,也破壞了中美兩國的關系,這顯然不符合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
歸根結底,這個法案不過是美國某些政客為了自身政治利益而炮制的產物,所謂的“安全威脅”完全是無中生有。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美國的投資環境必然受損,未來誰還敢去美國投資?在美華人的權益也將遭受不應有的損害,美國這純粹是在自掘墳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