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 壹
前不久,荷蘭曝光了一場世界上最大的騙局。
這不是一件事,也不是一群人,而是一處自然到不能在自然的生活。
這是一個名叫霍格威小鎮的地方。
和普通的歐洲小鎮一樣,這個小鎮被愜意圍繞。
廣場上,音樂噴泉高低起伏,變換著水流,坐在一旁觀賞的人看得樂呵呵的。
旁邊有人慢悠悠地散步,有人和朋友嘮嗑,有人在暖暖的太陽地曬太陽,看起來一切都是那么和諧。
有購物需求的,小鎮的超市也很好逛。
商品整齊的排列著,品類一應俱全,時不時會有人前來光顧,買點令她們幸福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店員服務也很周到。
遇到年紀大,或者買的東西比較多的客人,還可以提供親自送貨到家的服務。
下午,就和閨蜜去嘗嘗新開的下午茶。
喝喝咖啡,吃吃甜品,聊聊八卦,怎么舒服怎么來。
這時候你可能會說,陽光溫暖的廣場、物品豐富的超市、60年代風情的咖啡廳……
這不看起來一切正常嗎?為什么說是騙局呢?
NO.2 | 貳
坐穩扶好,其實,上面店員、同事、朋友全是演技一流的演員。
不知道你已經發現了沒有,小鎮的居民基本都是老年人,其實這個小鎮是一個只允許病人居住的“假小鎮”。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霍格威小鎮是一個為阿爾茲海默癥病人設計的養老院,也是全球第一個專為阿爾茨海默癥老人建立的小鎮。
而小鎮的創始人,正是在養老院工作的看護Yvonne Van Amerongen。
被問到,怎么會想到建這樣一個小鎮的時候,她的回答讓人難過。
以前就是在養老院工作的她,其實特別清楚社會上很多養老院,在收治這些老人的時候,總會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手法。
目睹著這些老人被當成犯錯的孩子一樣,他們眼里充滿的恐懼和悲傷,雖然不是自己家人,但也特別難過。
有一天,正上班的她突然接到媽媽的電話,說:“你爸爸心臟病去世了,沒受什么痛苦。”
悲痛之余,她有些欣慰,“是啊,還好沒送去養老院。”
這個想法讓她自己都一驚,養老院明明是充滿愛的地方,它不該是這個樣子。
那么,為什么不能建一個讓病人體體面面生活的養老院呢?
于是,多方支持下,這個“虛假”的小鎮在2009年建成。
小鎮不算大,只有10個足球場大小,但是為了盡可能讓他們感受與正常生活無差,這里沒有高墻,也沒有病房。
反倒是公園、超市、餐廳、咖啡廳、酒吧...這些城市中的“標配”一個不少。
可以這樣說,生活在這里的老人,就像是來到另一個地方過日子。
NO.3 | 叁
小鎮的23個房間,每間都有自己的風格。
考慮到這些老人的記憶都停在年少時,所以裝飾風格都是參照上世紀50年代的設計風格。
每個房間大約居住了6、7位老人,2名看護。
而這些看護并不會把他們當成病人看待,衣服可以自己洗,吃的也能自己做,總之一切都隨心。
下午和朋友去商場里逛逛,約上幾個好姐妹大家跳跳舞。
有想看的電影上映,當然要去電影院支持一下。
當然,想騎車出門約會也完全沒問題。
今天天氣不錯,去理發店換個發型。
吃完飯沒事做,給自己報個烘焙班。
沒有具體的行程安排,只需要在這個虛假的小鎮里快樂生活就好。
相反,壓力就給到在這里工作的200多名看護身上。
他們不需要像其他養老院一樣貼身照顧病人,但演技一定要一流。
鄰居、店員、仆人各種角色,每個人都要做到投入。
為了安全考慮,小鎮采取封閉式管理,24小時監控方便觀察老人們的狀態。
天氣好的時候,這里會對外開放。
附近學校的孩子也樂意當小小志愿者,給這些爺爺奶奶講些有趣的故事。
不管是超市購物,還下館子,都不需要花錢。
沒人跟著出門,也不用擔心走失,畢竟小鎮里遇見的都是熟人。
這么做不為別的,只是為了讓生病的他們,渡過一個快樂自由的晚年。
在了解到霍格威小鎮之前,一直不知道什么樣的謊言才算是善意的,看了數百名患病老人被“騙”的13年,突然覺得,這樣的欺騙真的好溫暖。
至少,給了他們晚年生活最大的體面,讓他們活得像個正常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