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所有人都在說tariff,今天和大家說一點不一樣的,這也是tariff之外,新的重拳出擊,下面具體給大家說一下到底怎么回事!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內容,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新的博弈再升級
現在tariff問題,從懂王想全球開戰,又成為1V1對決了!
昨晚最新消息:歐盟外交官表示,歐盟考慮在4月15日暫停其針對老美tariff的應對措施90天。
接下來,繼續互相加tariff已經沒有意義了,該出新招了。
對于股市來說,還有一條潛在的風險:懂王將tariff war升級為financial war!
昨晚,中國新的反擊出來了,劍指好萊塢:
最近幾天,每天都在傳國內要開會的不靠譜消息,說是要刺激消費、刺激樓市等,但每天晚上,都沒有正式的消息出來,都落空了。
另外,昨晚美國公布的3月未季調CPI年率降至2.4%,降幅超出預期(2.6%);季調后CPI月率為-0.1%,意外錄得負值,創2020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遠低于0.1%的市場預期。
數據公布后,市場加大對美聯儲降息的押注,接近完全定價美聯儲6月降息。
但是吧,4月份懂王開始加征 tariff之后,美國接下來的通脹會不會再飆升?這是一個很大的變數。
總的來說,近期的市場,巨幅波動、上竄下跳,一不小心就會被玩弄于股掌之間、來回收割。
二,散戶如何保護好自己?
普通老百姓覺得不好做總的來說還是因為信息不對稱,這里說的并不是看不到消息,而是看到消息不能正確解讀。
因為多數人的眼光和格局偏小,缺少各類投資品聯動觀察和思考的能力,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得出片面的結論,這就是所謂的知識偏見。
對于散戶來說,現在這樣的市場是最容易掉坑的,但對于投資體系更勝一籌的機構資金這時候會做什么呢?
他們會利用波動調倉換股,在市場震蕩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好像自己也沒做什么,怎么到頭來就是不賺錢呢,就是因為機構資金在調倉換股!
那如何才能看清楚機構資金的動作呢?這就要利用大數據工具了,它可以對原始交易數據的收集、篩選、整理和挖掘,并通過模型進行比對后,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特殊現象,比如「交易行為」數據。
尤其是本身就具有連續性、規模性和重復性的特征的機構的交易行為,看下圖:
大家注意看圖中的橙色柱體,它是「機構庫存」數據,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特有的,表達機構資金參與交易的意愿,
如果「機構庫存」數據持續時間越長,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也說明機構資金越看好!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機構庫存」數據消失的一段時間內,股價出現大幅下跌,跌幅逼近20%,誰敢說這一跌幅自己能扛得住?
相反的是在「機構庫存」數據活躍的時候,股價則反向持續上漲,漲幅超過30%,這其實就是有沒有機構資金持續參與交易的區別。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一只股票有機構資金的持續參與,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機構資金看好呢?我想肯定是的!
相反,如果機構資金都不看好的股價,再不放手的話,大概率是要吃苦的!
三,機構資金的小動作
上面說的還只是單一個股的表現,如果想要跟上市場的節奏,看清楚哪些是機構資金還在支撐的,哪些是已經不看好的尤為重要,看下圖:
從上面這張圖中可以清楚看出,目前有機構庫存的個股僅有500多家,是不是感覺和你看到的不太一樣?這就是機構資金的小動作,還有一個數據需要大家留意,單日庫存數據已經連續三天呈增加狀態,看下圖: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