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稅率提升至145%,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決定不僅引發全球市場震動,更讓國際輿論嘩然。
然而,面對美國步步緊逼,中國商務部第一時間強硬表態:“美方應回到公平對話的軌道上來,中國已采取并將繼續堅決反制。”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教授更直言:“關稅加到145%,再漲已沒有實際意義,無非是徹底脫鉤的信號?!?/p>
為什么說再漲關稅已無意義?這背后不僅是中美貿易戰的升級,更折射出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層博弈。
?美國“七傷拳”背后的邏輯與困局?
特朗普政府此次加稅看似兇猛,實則暴露其戰略焦慮。數據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已突破35萬億美元,占GDP比例超120%。面對財政危機,白宮試圖通過“對等關稅”向全球“收錢”,甚至喊出“1萬億美元關稅收入”的目標。然而,鄭永年指出:“這種‘休克療法’可能反噬美國經濟——高關稅推升國內通脹,削弱美元信用,甚至加速制造業回流失敗?!?/p>
以蘋果產業鏈為例,即便美國對中國加稅145%,其本土也難以重建完整供應鏈。臺積電在美工廠建設因工人短缺、成本超支屢屢受阻;美國制造業工資是越南的10倍、中國的5倍。正如專家所言:“用關稅逼企業回流的算盤,注定是空中樓閣?!?/p>
?中國為何說“再漲已無意義”??
當關稅高到企業無法承受時,結果只有兩種:要么徹底放棄美國市場,要么通過第三國轉口貿易。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對美出口中,機電產品占比達47%,這類高附加值商品可輕易轉向東南亞或墨西哥組裝,再以“非中國制造”標簽進入美國。而美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墨西哥對美出口激增32%,其中近半數為“中國原產轉口商品”。
“145%的關稅看似封殺中國,實則逼迫全球產業鏈加速重組?!编嵱滥攴治觯暗绹葻o法控制他國貿易,也難以填補自身市場缺口?!币孕履茉雌嚍槔?,中國比亞迪已宣布暫停對美出口,轉而深耕歐洲和東南亞市場;而美國本土電動車因電池成本高企,價格競爭力持續下滑。
?中國反制的底氣與智慧?
面對美方極限施壓,中國商務部回應直指要害:“美方單邊主義損人害己,中方將堅決維護自身權益?!边@并非空話。2023年,中國對美反制清單已覆蓋大豆、飛機、芯片等關鍵領域,直接沖擊美國農業和科技巨頭。數據顯示,美國大豆出口因中國反制縮水40%,波音在華市場份額被空客反超。
更深遠的是,中國正以“制度型開放”破局。從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到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數據流動試點,中國通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持續吸引外資。2023年,德國巴斯夫、法國空客等企業追加在華投資超千億美元,用行動為“去風險”偽命題證偽。
?全球博弈:誰在承受代價??
美國的高關稅已引發連鎖反應。歐盟委員會最新報告顯示,若中美全面加稅,全球GDP將損失1.5萬億美元,其中美國損失達4800億。更嚴峻的是民生代價——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3月通脹率反彈至3.8%,服裝、電子產品價格同比上漲12%,底層民眾生活壓力驟增。
與此同時,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和RCEP深化區域合作。2023年,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長8.7%,對非洲出口增長14.2%,多元市場格局逐步成型。正如商務部發言人所述:“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但絕不接受霸凌式談判?!?/p>
?歷史會站在哪一邊??
從2018年貿易戰開啟至今,中美博弈已進入第六年。一個耐人尋味的對比是:美國試圖用關稅筑墻,中國卻在拆除壁壘。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95%供應鏈本土化、寧德時代在德建廠服務歐洲車企,這些案例無不證明——全球化或許會變形,但絕不會倒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