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4月的陜西渭南,花紅柳綠,春意濃濃。在“三賢故里”臨渭區,城鄉學校到處一派盎然的讀書景象:
瑞泉初級中學一周一次的“抽錦鯉·享書香”活動如期舉行,值周教師贈書、獲贈學生薦書或讀后分享成為每周升旗儀式后的“規定動作”;圍坐圖書室朗誦詩詞、聚在活動室排演課本劇、站上講臺交流讀書感悟,沋西小學各班的日常閱讀展示精彩紛呈;官底鎮中心小學則在校外花紅柳綠的園林舉辦了一場名為“春日書韻”的實踐活動,30余名學生身著漢服,誦春情、寫春意、畫春景,詩意滿滿……
這里為何書香氛圍如此濃厚?校園為何總是書聲不斷?近日,記者走進臨渭區中小學幼兒園,探尋學校閱讀蔚然成風背后的“助推密碼”。
沋西小學的閱讀分享活動
官底鎮中心小學學生在戶外朗誦
官底鎮中心小學學生在一起讀書交流
因地制宜建設書香校園——閱讀是一種滋養的過程
渭南市臨渭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中國最早設立的三縣之一,區域內人文歷史厚重,素有尚書重教傳統。新時代以來,臨渭區堅持“五育并舉”辦人民滿意的區域教育,先后入選全國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實驗區、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和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是陜西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全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區。
為了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臨渭區近年來加大基礎教育辦學條件改善,一所所大氣美觀的學校成為城鄉“亮麗的風景”?!坝布O施基本到位了,學校‘軟實力’靠什么?”臨渭區教體局有關負責人說,入選各級各類實驗區、示范區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底色,但臨渭教育人清醒地認識到:“書香”才是學校本色,要在書香校園建設中更好履行立德樹人職責使命。
正午陽光明媚,渭南市第一小學的一群師生圍坐校園一角,在石頭上寫詩、作畫、著色,用一塊塊裝飾精美的五彩石點綴返青的竹林。202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這所學校,在校園建設中處處突顯“書香”:教室里有圖書角,教學樓公共區域隨處可見書架,上面擺放著各類學生讀物;走廊兩側既有評選出來的“讀書明星”形象展示、“童詩精靈”習作展呈,又有各類活動中的詩畫涂鴉條幅展覽。校長孫斌斌在三所新建校任過職,在她看來,每一所學校在建校初期都面臨頂層文化設計、教師思想統一、教育理念轉變等問題。“在整體謀劃的時候,我們希望學校發展能與未來接軌,于是就通過共讀朱永新《未來學校》這本書來凝聚共識。”孫斌斌說。
位于市區西北方向35公里處的官底中心小學,則是另一番“書香氣”:戶外公共區域地面上彩繪了各種游戲方格、圖案,供學生們課間15分鐘“出出汗”;主教學樓大廳一側小黑板上呈現的是教師們作表率的“每周練筆”,另一側是為激勵學生堅持閱讀而設置的積分兌獎柜;校園兩側各有一個10米長的葡萄架,每年春夏交接之際,這里都會被閱讀書簽、讀后感、詩配畫、手抄報等裝扮成“文化長廊”……在校長孟永鋒看來,閱讀是一種滋養的過程,鄉鎮學校向“優”發展離不開“朗朗書聲”。
學校閱覽室、班級圖書角、公共區域書架……如今,走進臨渭區任何一所城鄉校園,隨處可見“書”的蹤影;教室墻上掛著讀書箴言、每學期推薦閱讀書目、評優樹先激勵“閱讀之星”……各個學校還因地制宜開展書香校園建設,力爭把讀書的種子播撒到每個學生的心田。
渭南市第一小學師生在作畫
沋西小學學生在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
官底鎮中心小學師生在閱覽室閱讀
“聽說讀寫”一體推進——讓讀書改變學生和學校氣質
春風漫卷詩書來,仲春時節的沋西小學讀書交流展示活動如火如荼:五年級四班教室里,上講臺分享閱讀感悟的學生聲情并茂;四年級二班學生圍坐圖書室,詩詞朗誦、閱讀交流氣氛熱烈;操場西側的舞臺上,四年級三班的表演者通過舞蹈+情景劇的方式展示詩文誦讀成果……
這學期開學不久,沋西小學還?舉辦一次覆蓋全校的漢字書寫大賽,學生們滿懷自信地揮灑筆墨,一絲不茍地鋪陳筆畫,字字推敲、筆筆凝神,竭力讓每一個漢字都規范精致、盡善盡美。
“聽、說、讀、寫”一體推進,沋西小學的做法是臨渭區教體局以學校為陣地深化閱讀行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全區中小學幼兒園以閱讀為載體,不斷創新方式方法,致力于“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培養,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素養基礎。
“我校地處市區東郊城鄉接合部,學生中留守兒童數量較多,所以我們就以學校為主陣地,大力開展養成教育,培養學生日常閱讀和規范書寫的習慣,在此基礎上逐漸增加了‘聽’‘說’能力的拓展……”沋西小學工會主席牛利娜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實踐,全校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待人接物文明有禮貌了,性格變開朗、笑容更自信了……
而在孫斌斌看來,閱讀能夠改變一個人、一所學校的氣質?!拔掖^幾所學校,對此深有體會:充滿書香氣質的師生和校園,姿態上是積極的,視野上是開闊的,發展上是有后勁的……”自2016年擔任校長以來,孫斌斌一直致力于通過閱讀改變師生的學習工作狀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主張——閱讀是智育的核心手段,開展了師生共讀、校長借書等讀書活動;同時,她也將這一主張落實在教學建設中,提出了“以閱讀為核心的自主學習”理念,并在各學科教學中實踐應用。
得益于堅持閱讀,瑞泉初中七年級一班學生金子澄舉止大方、談吐自如,去年期末考試語文成績位居全年級第一;而他的同班同學王甘欣迪則從以前“見到看圖寫話就頭疼”到現在“不畏懼甚至喜歡寫作文”。七年級一班語文教師關懷是一位有著34年教齡的閱讀倡導者,也是影響和帶動學生寫作的身體力行者——多年來,她堅持閱讀并且筆耕不輟,還創建個人公眾號分享以前的日記,以此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讓學生深切感悟到文字的穿透力量,激發起他們利用課余碎片化時間常讀書、勤動筆的興趣。
“不讀書的話,你的視野只有眼前這么一片;但是多讀書,你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這是三張鎮第一初級中學執行校長王磊常常對學生說的話,這位生于斯、長于斯的鄉鎮教師,深刻地理解農村學生的成長短板和鄉村教育的發展難點,為此,他下決心想讓走下坡路的學校煥發生機。2020年成為實驗初中分校后,該校以“魅力校園、和諧校園、書香校園”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進讀書行動的同時加強精細化管理,短短幾年時間學校就“變了氣質”,逐漸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三張鎮第一初級中學學生在校園里讀書
第一幼兒園教師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
瑞泉初級中學師生在一起閱讀
出臺“五年行動計劃”——縱深推進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
2024年初,臨渭區入選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指導實施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是七大工作任務之一。區教體局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迅速展開相關任務的謀劃推進工作——當年4月,《渭南市臨渭區指導實施義務教育學生讀書行動項目實施方案》(簡稱“五年行動計劃”)出臺,重點從完善課程體系、提升閱讀品質、創建評價機制等五個方面縱深推進。
去年以來,臨渭區教體局指導學校將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引導閱讀課程由語文逐步向各學科延展輻射,不斷豐富學生讀書內容。據了解,第一小學在“成就課堂”教學主張的探索中推行“以個性閱讀為核心的自主學習”理念,遵循閱讀、思考、表達三個基本程序,嘗試在各學科教學思路中融入閱讀。副校長羅春萍告訴記者:“核心素養理念下,各學科強調生活化、情境化教學變革和命題改革,數學學科的圖文、題干往往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基于閱讀的綜合辨析能力培養尤為重要?!?/p>
臨渭區各學校創設富有特色的閱讀實踐活動,力求把閱讀鑒賞、習作訓練、誦讀展示與教育教學、課后服務、興趣社團等有機結合:三張一中語文教師馬秋麗緊扣課本名著推薦內容,課堂上進行閱讀方法指導,課后服務時間開展課本劇創排展演活動;官底中心小學“00后”教師王丹鼓勵具有繪畫天賦的學生制作手抄報,逐漸引導他們進行閱讀摘錄、文字創作;區第一幼兒園通過“草坪故事會”“繪本猜猜樂”“圖書醫院”“書寶劇場”等活動,激發孩子們對故事講述、書籍保護、舞臺表演等方面的興趣……
瑞泉初中兩任校長先后入選全區教育系統“推動閱讀十大人物”,他們以身作則示范帶動全校師生愛讀書、讀好書——這是臨渭區發揮榜樣帶頭作用、探索師生閱讀品質提升的生動寫照。瑞泉初中黨支部副書記郭俊峰告訴記者,贈書活動最初由校領導率先垂范,后來擴大到值周教師,促進了讀書行動“提標擴面”。第一小學教師楊娟受校委會、教研組帶頭讀書啟發,在班里物色閱讀功底扎實的學生當“領頭雁”,輔之以適當的激勵評價,引導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每日一讀”。官底中心小學教師王芳則從鼓勵一位羞于當眾表達的男生從容自信地站起來開始,逐步指導他拿著稿子念、引導他上臺脫稿分享,讓更多學生看到了閱讀和表達的魅力。
“他是那個被嘲笑被誤解的心智障礙者,但他從未放棄追求知識與尊嚴的渴望……”瑞泉初中教師梁雅婷前不久收到了學生歸還的書,驚喜地發現里面夾了一頁讀后感悟,字跡工整、情感真摯,這讓去年才參加工作的她堅定了信心——繼續堅持借書給學生讀。她這兩天正在琢磨如何以這件事為契機,激勵這位女同學保持閱讀與書寫的熱愛,同時引導其他同學學習“身邊的榜樣”,把讀書與寫作當成“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