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間,會稽山(601579.SH)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金雪泉因工作調整原因向董事會申請不再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此外,董事會同意聘任傅哲宇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秘書,任期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六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換屆之日為止。
簡歷顯示,傅哲宇1990年12月出生,畢業于倫敦國王學院,學士學位。其曾歷任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審計部審計員、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行部經理、華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行部高級經理、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行部高級經理、上海寶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部高級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傅哲宇與公司第六屆董事、副董事長傅祖康系父子關系。而傅祖康為會稽山的“元老”,其曾任職會稽山第一屆到第五屆董事會副董事長、總經理,2023年2月辭任總經理。
高端化+年輕化助力破局
資料顯示,作為世界三大發酵酒之一,黃酒歷史悠遠,釀造技術獨樹一幟,堪稱“國粹”,紹興黃酒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產業發展和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但近年來,黃酒行業整體面臨發展困境,主要表現為產品低端化、料酒化趨勢明顯以及難以突破江浙滬市場。
作為全國運營歷史最悠久的黃酒企業之一,會稽山在過去一年的業績表現不錯。年報顯示,2024年,會稽山收入達16.31億元,同比增長15.60%;歸母凈利潤1.96億元,同比增長17.74%,連續兩年保持雙位數增長。
對于公司去年經營業績表現,會稽山總經理楊剛在業績說明會中表示,公司秉持“高端化、年輕化”的戰略,近幾年在產品創新、營銷創新、質量提升等方面發力,公司業績保持了持續增長的勢頭,盈利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公司將繼續努力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體現黃酒頭部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2024年,會稽山毛利率提升至52.08%,同比增加5.14個百分點,主要受益于中高端產品占比提升。
具體來看,2024年,會稽山中高檔酒營業收入為10.65億元,同比增長31.29%,占總營收67.32%,成為核心增長引擎,其中,主攻高端場景的“蘭亭”系列,通過“國宴的選擇”定位、高端品鑒會如巴黎世界會客廳活動等提升溢價能力,帶動毛利率提升達61.57%。
今年3月31日晚間,會稽山發布公告稱,基于人工和企業運營成本等上漲因素,結合目前公司產品市場供需狀況,對公司部分重點產品的銷售價格進行調整。其中,純正系列黃酒產品提價幅度為4%~5%,三年陳系列黃酒產品提價幅度為6%~9%,壇裝系列、花雕系列黃酒產品提價幅度為1%~9%,新價格自2025年4月1日起按各產品調價通知執行。
楊剛表示,此次調價的黃酒集中在中端產品與普通酒產品。適度調價后有助于黃酒產品價值回歸,同時有助于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為了尋求突破,會稽山除了發力高端化,年輕化也是其重要方向。在年輕化方面,2024年,會稽山采取與抖音頂流跨界合作,使得旗下“一日一熏”產品實現破圈,同時還改版旗下產品1743設計,主攻年輕化市場;古越龍山開發出了咖啡黃酒、青檸黃酒等年輕化新酒飲,同時邀請明星和主播進行直播。
針對接下來公司盈利增長點,楊剛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將持續推進‘高端化、年輕化’的營銷戰略,持續提升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盈利能力。”
銷售費用連續兩年大漲
近兩年,會稽山不斷朝高端化發力,背后是銷售費用的持續攀升。
2023年,會稽山將蘭亭黃酒定位為“14?中國酒,高端雅宴的選擇”進行重點傳播,在品牌推廣上,舉辦了黃酒復興論壇、高端黃酒品鑒會等大型推廣活動;2024年,該公司進一步塑造高端化品牌形象,通過與高端餐飲場所合作,舉辦專屬品鑒會,在高端商務雜志、社交媒體平臺加大傳播力度等,以此精準觸達目標客戶群體,全面提升蘭亭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等。
從財報數據看,2023年、2024年,會稽山銷售費用連續兩年大漲。
2024年,會稽山全年銷售費用3.32億元,創下近年來新高,營收占比為20.33%。其中,職工薪酬約1.67億元,同比增長58%;廣告宣傳促銷費為1.62億元,較2023年翻番。2024年銷售費用較上年激增60.25%,遠超營收15.6%和凈利潤17.74%的增速,這也導致公司凈利率僅為12.02%,低于黃酒行業平均水平。
時間拉長來看,2020年至2023年,會稽山銷售費用分別為1.18億元、1.38億元、1.41億元、2.07億元,增速分別為-26.13%、16.84%、2.24%、46.54%,營收占比分別為10.67%、11.05%、11.51%、14.67%,呈增長趨勢。
與銷售費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會稽山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稍顯不足。2024年,會稽山研發費用為6955.67萬元,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4.8倍。
對于銷售費用接下來的規劃,楊剛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基于黃酒行業國潮復興的歷史性機遇,我們將持續保持一定強度的品牌營銷的投入,加大渠道的創新與推廣力度,提高會稽山紹興酒市場滲透力。”
然而,對會稽山而言,在區域依賴、品類天花板、成本傳導能力不足等結構性風險待解的情況下,“營銷換增長”顯然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平衡費用與效益?是會稽山管理層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