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在特朗普政府的推動下,中美關稅戰愈演愈烈,美國從一開始的加征34%關稅,到104%,再到125%,又到145%。
美國一邊給中國產品瘋狂加稅,一邊卻又宣布,因為其他75個國家沒有對美國采取報復措施,所以獎勵暫停加稅90天。
這擺明了就是在針對中國,想要將中國的產品擋在美國大門之外,而中方的態度也很清晰,堅決反制,奉陪到底!不會向這種經濟霸凌行為低頭。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美關稅戰激戰正酣的時候,大量披著國產外衣的美國貨,還正在中國大賺特賺呢!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到底是哪些品牌常常被認為是國產,但背后卻是美國控股。
哈爾濱啤酒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吃燒烤喝啤酒的日子又到了,提到消費者最青睞的啤酒,哈爾濱啤酒絕對是排名靠前。
這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名字,常常讓人誤以為,這是一家來自哈爾濱的品牌,但實際上,早在2004年,哈啤就被美國企業收購了。
哈爾濱啤酒創立于1995年,但真正要追溯歷史的話,一直可以延伸到1990年,當時俄國商人在哈爾濱開辦了一家啤酒廠。
等到新中國成立后,蘇聯于1950年將這家啤酒廠交給中國,后改名為哈爾濱啤酒廠。
在此后幾十年時間里,哈爾濱啤酒不斷合并,擴大規模,但一直沿用了這個名字,直到2004年,安海斯公司一舉收購了哈爾濱99.66的股權,而這個安海斯,正是一家美國公司,到了2008年,安海斯又被英博啤酒集團收購。
益達、綠箭
“嘿,你的益達。” “不,是你的益達。”
當年憑借這句廣告詞,讓益達口香糖火遍全國大江南北,時至今日,益達仍然在口香糖領域占據著重要份額。
但你知道嗎?益達這個牌子的背后,站著的是美國箭牌公司,該公司在1984年推出了第一款無糖口香糖,并在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2000年,益達正式登陸北京,到目前為止,益達已經覆蓋了全國大部分主要城市。
而除了益達外,另一款口香糖綠箭同樣是美國品牌,背后同樣是美國箭牌。
另外箭牌在國內銷售的產品還有很多,包括真知棒、德芙、士力架、彩虹糖等等,由此可見,這家公司真是在中國市場上賺的盆滿缽滿。
雙匯
提到雙匯集團大家絕對不陌生,在國內各大中小型超市里,絕對都有雙匯火腿腸的身影。
對于雙匯火腿腸,不少人都會聯想到河南洛陽,因為雙匯集團的前身,就是曾經的漯河肉聯廠,后來在80年代進行改革后,才有了雙匯這個品牌。
到了1992年,第一支雙匯牌火腿腸成功問世,憑借方便好吃的特點,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歡。
但從2020年界面新聞的報道,我們可以發現,雙匯的背后沒有那么簡單。
早在2007年的時候,雙匯集團就以20.1億元的價格,將100%的股份全部賣給了高盛集團和鼎暉投資,前者是一家美國企業,而后者的實際控制人名叫羅特克斯,是一個美國人。
后面又經過了一系列的操作,具體過程比較復雜,這里不再復述,但最終的結果就是,羅特克斯持有了雙匯60.27%的股份。
金龍魚
金龍魚可以說是中國食用油領域的龍頭老大,在很多家庭的廚房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根據新京報報道,金龍魚2024年的營收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389億,將其余一眾食用油品牌遠遠甩在身后。
但值得注意的是,金龍魚這個品牌屬于“益海嘉里”,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家新加坡企業。
這么說不算錯,可也不完全對,因為益海集團在2001年成立,但卻是由一家新加坡企業和美國ADM公司一同投資組建。
而這個ADM公司就是一家美國企業,在去年的《財富》世界500強中,這家公司已經排到了117位,這當中還不知道有多少錢是在中國賺的。
大寶
大寶這個極具中國特殊的名字,背后其實同樣是美國公司。
大寶SOD系列是從1990年開始有的,因為效果好價格便宜,大寶迅速占領了國內大片市場,從1999年開始的7年啥時間,大寶的銷售額一直穩定在8億元左右。
時至今日,大寶在國內市場依然占據重要份額,全國分銷網點超80萬個,每年能賣出1億多瓶。
但令人遺憾的是,大寶早在2008年,就被強生(中國)給收購了,別看名字里有中國,其實背后站著的是美國強生。
寶潔
寶潔也是一家美國公司,它在中國所擁有的產品更多,什么沙宣、潘婷、海飛絲、舒膚佳等等,都是寶潔旗下的品牌。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人卻都誤以為這些品牌是國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