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來,該區域的發展一直屬于全國前列。區域發展往往會帶動周邊高校發展,高校也會為大灣區建設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專業人才,“大學+城市”相輔相成,最終實現完美閉環。
其中,有一所高校以“用人單位對其畢業生的超高滿意度”特質引起小編的注意,就是廣東財經大學。據調查,用人單位對廣財畢業生整體滿意度高達99.54%。能培養如此優質人才,廣財自有“妙計”。
第一條“妙計”是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水平較高、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據統計,廣東財經大學現有專任教師中,博士學位教師占比約62%,高級職稱教師占比約42%,具有海外經歷的教師占比約12%。現有國家級、省部級以上人才70余人次。此外,該校還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支、省級教學團隊32支,省級科研創新團隊19支,近40名教師獲得過省級榮譽。雄厚的師資力量不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考生報考廣東財經大學,還為培育高質量人才提供了人力基礎。
第二條“妙計”是該校打造的人才培養“活課堂”。例如,開發“讀原著·悟灣區實踐”原創系列慕課,科學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改革案例、深圳經濟特區經驗等鮮活素材;設立共享資源庫,整合紅色影像展、改革先鋒人物事跡,上線“青年學‘習’云基地......廣東財經大學在教學模式上的技術革新,打破了傳統課堂邊界,為廣財學子提供了沉浸式、交互式的教學環境,提高了廣財學子分析灣區現實問題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能夠獲得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可見學生們只掌握理論是遠不夠的,在實踐中學習又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妙計”。據悉,多年來,廣財不斷強化“灣區融合、商法融合、商技融合、產教融合、雙創融合”五大人才培養特色,持續加強和推進就業服務體系建設,聯合政校行企多方力量,千方百計拓崗位,為學子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實踐中不斷積累的經驗打通了畢業生就業的“最后一公里”。這樣培養出的能力出眾的畢業生怎能不受企業好評滿滿?
雖然廣東財經大學的綜合排名在全國不算十分考前,但是它正以畢業生在用人單位中的超高滿意度讓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廣財的強勁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