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凌晨,白宮證實對華加征關稅總稅率已經突破145%,創下中美貿易對峙以來單邊關稅新高,這將標志著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
特朗普沉浸于資本主義強國的“霸主地位”中,想要將中方玩弄于股掌之中,單方面向中方加征如此高的關稅,事實上是拿著美國的國運與中方進行一場豪賭,自信認為中方并不會拋售美國國債債券,放棄美方市場。
而這場貿易爭端后續究竟將會如何進展呢?中方對此將會做出怎樣的回應呢?特朗普發起哄抬加稅究竟有何深意?
背后深意
在中方主動回擊特朗普單方面“對等關稅”,在4月9日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稅率從34%提升至84%后,美方自覺受到“大國尊嚴”受到挑釁,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公開叫板,宣稱“不會坐等中方讓步”。
隨即就又對關稅進行相應的“加碼”,想要借此機會徹底壓制中國,看似“莽撞”的背后,實際上是有他自己的一套邏輯,就是想要通過貿易保護主義,重塑美國的經濟格局。
首先就是向各國征收“保護費”,來緩解美國近期的債務壓力,據了解,截止至2025年3底,聯邦政府債務規模達到36.2萬億美元,債務規模擴張速度比較快,美國聯邦未償還國債總額已經觸及國會設定的法定紅線,而且債務危機將成持續態勢。
為了緩解持續增長的債務壓力,于是特朗普就開始將主意打到世界各國的身上,但是此前在世界范圍征收“保護費”,已經讓其成為眾矢之的,于是特朗普調整策略。
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暫緩關稅90天,在此期間,所有國家只征收10%的關稅,中國除外,中國征收125%的關稅,緩沖國內經濟壓力,將矛頭只對準中國一個。
其次就是緩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刺激國內制造業回流,加征商品關稅,會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成本,這樣會讓制造業覺得在外建廠不劃算,就會選擇回國建廠,而制造業回流,還有可能緩解美國國內就業壓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最后就是在地緣政治上針對中國,通過貿易手段,在國際上重新確立美國的霸權地位,提升本國的話語權,同時壓制中國商業發展,避免“中國崛起”可能給美方帶來的所謂“威脅”。
但是,特朗普卻沒有考慮到提高關稅,可能給國內民眾帶來的其他風險,比如說通貨膨脹之類的,可能會增加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可能因為特朗普代表的是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才會“不識愁滋味”地一再“加碼”關稅。
除此之外,特朗普“既要又要”的“霸道行徑”,也是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其他國家生產商品,美國作為終端消費,是美國的比較優勢,然而特朗普卻將焦點集中在貨物貿易,什么都想生產,可能反而會導致美元霸權解體。
后續進展
4月9日,在特朗普宣布對暫緩并且降低世界“對等關稅”,美股股市出現了短暫且虛幻的大漲現象,美國總統家族也在期間謀取了巨大的利益,這讓特朗普更加堅信自己走的是“正確道路”。
隨后4月10日,美國股市再次呈現下跌趨勢,這也預示了美國債券市場可能將會出現的危機,美國國債壓力的持續增大,也讓一些美國的投資方看到了虛假繁榮背后蘊含著可能的風暴,降低對美方市場信心。
據環球時報4月8日報道,德國已經在計劃從美國收回1200噸黃金,若此計劃落地執行,那么將會對美儲聯的安全性造成嚴重損害,并且可能引發世界范圍內對美儲聯的信任危機。
與此同時,據了解,日本近期也在大幅度大量拋售美國國債,日本向來是唯美方是從,這次竟然默不作聲大量拋售美國國債,似乎也是對這位曾經“世界霸主”的商貿體系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日本是世界范圍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國,擺明了對美方的無條件信任,如今竟然也對美方進行“背刺”,而特朗普卻對第二國債持有量的中方如此信任,篤定中方不會拋售美國國債債券,真不知道自信從何而來?
事實上,中方自去年就開始秘密拋售美國國債債券,截止至2025年3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已經降至7610億美元,較巔峰時期砍掉近半,在拋售美國國債的浪潮中也是扮演了一位關鍵角色。
在這場世紀博弈中,中方一直在試圖用對話解決雙方沖突,但是特朗普一味想將讓中方單方面承擔中國損耗,中方在國家利益前立場鮮明而堅決,稱“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將會奉陪到底”。
特朗普想要用“關稅戰爭”壓制中國的計劃,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卻讓國內一片哀鴻遍野,使美方陷入了“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困局,還不知此后特朗普后續將會如何收場。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