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近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服裝學院主辦的《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開班儀式在京舉行。該項目積極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及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要求,旨在通過系統化培訓為京津冀地區輸送兼具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能力的復合型策展人才。
北京服裝學院院長賈榮林表示,當前非遺策展的核心挑戰在于如何將傳統文化精髓轉化為當代語境下的生動表達,而人才培養正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他期望通過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培育一批既通曉非遺傳承與保護,又擅長現代策展工作的復合型人才,為非遺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項目負責人沈華菊指出非遺策展人需要多學科交叉,項目依托京津冀豐富的非遺資源與各領域專家的學術優勢,構建“理論學習+實地調研+工作坊實踐”的全方位培養體系,搭建協同創新平臺。
開班儀式上,授課專家代表、學員代表等也發了言。授課專家表示,將結合前沿學術成果與行業經驗,助力學員構建跨學科策展思維,探索非遺創新傳播路徑。學員代表希望,能系統提升非遺策展的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讓非遺從歷史長河中“活”起來、“傳”下去。
項目授課教師聘任證書頒發、“交叉學科背景下的非遺策展工作坊”成員證書頒發、《非遺策展說》圖書出版合作簽約儀式等也在開班儀式上進行。
儀式結束后,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長項兆倫為學員們講授項目首堂課程《關于非遺保護的認識與實踐》,詳細闡釋了非遺的概念與文化傳統的整體觀。
據悉,經專家組嚴格篩選,項目共遴選出30名正式學員、12名旁聽學員,以確保培訓質量與資源的有效配置。項目的開班對于提高非遺可見度,助力相關區域非遺骨干人才培養,延續京津冀歷史文脈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有文化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