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歷史上,曾誕生過這三位傳奇神探,他們分別是狄仁杰、包拯和宋慈。
民間老百姓對這三位神探也是非常喜歡,后世的影視劇和小說也對三人多有描述。
如果非要分個高低,他們三人中誰又是真正的王者?
包拯:鐵面無私
雖然狄仁杰出現的時間比包拯更早,但歷史上,包拯的斷案能力應該是三人中最弱的。
可能受部分影視劇的影響,讓我們認為包拯屢次破獲奇案,斷案能力出神入化,但在正史中卻并非如此。
經??从耙晞〉淖x者應該知道,大部分包拯的戲曲和影視劇會涉及到鬼神之說。
比如在柳金蟬的案子中,包拯發現諸多疑點后選擇下地府調查真相,甚至還能將人起死回生。
首先這個案子在歷史上很難查證,再者故事也太過于玄幻,下地府查案完全就是杜撰出來的。
流傳較廣的“牛舌案”雖然無法查證真偽,但至少行為和邏輯上是能講得通的。
相比包拯斷案,歷史上的他更多以看重孝道和剛直不阿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因為包拯父母是老來得子,等他金榜題名的時候,包父包母已近古稀之年。
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他曾主動辭官還鄉。
他這一舉動,非但沒有拖累他的仕途,反而讓吏部對他青睞有加。
后來,他多次擔任要職,尤其是在端州就任知府的時候,就曾整頓過當地的不正風氣。
因為端硯十分名貴,之前就任端州的官吏為了中飽私囊,往往會私下讓工匠多產一些。
長此以往,這竟然成了家喻戶曉的潛規則。
等到包拯赴任端州,這件事才得到整肅,當地百姓對此也是拍手稱贊,高呼他為包青天。
正因性格剛直,朝廷便命令他擔任監察御史,主要是監督百官的言行政績。
在這一職位上,包拯也是鐵面無私,絲毫不會法外留情。
有時候,他還遭到其他官員的排擠,但他始終未曾動搖半分。
靠著鐵面無私,包拯一步步做到各地轉運使,最后受到皇帝的青睞,進入三司,成為戶部副使。
即便成為京官,包拯依舊秉持著鐵面無私的性格,直言上諫,彈劾丞相,公正執法。
正因為包拯剛直不阿,所以在宋朝滅亡后,元朝百姓對盛世清明尤為渴望。
后人帶著對包拯的懷念,以他為原型編寫了十幾種戲曲。
在民間的口口相傳中,包拯的故事雖然變得愈發豐盈,但也失去一定的史實。
而在真實的歷史上,包拯雖然秉公執法,但他并不是很擅長明斷是非。
比如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談到過包拯,說有一名犯人為了減輕處罰買通獄卒。
獄卒為了博取包拯的同情心,在執刑前對犯人多有打罵,最后引得包拯同情心泛濫。
為此,包拯選擇輕判犯人,并未秉公執法。
相比包拯來說,歷史的狄仁杰更適合“神探”這一稱號……
狄仁杰:斷案如神
在這三大神探中,狄仁杰出現的時間是最早的,其資歷也是最高的,天賦也是里面最出眾的。
狄仁杰出生于貞觀四年,祖上世代為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也將進入朝堂為大唐添磚加瓦。
因為自幼聰慧過人,狄仁杰很早就踏入了官場。
當時皇帝已經變成了唐高宗李治,吏治也相對比較寬松,官員們也逐漸疏于政事。
慢慢地,民間堆積了大量的疑難懸案,還出現了不少錯判的案件。
狄仁杰對此非常憂慮,他覺得想要天下海晏河清,最重要的就要查清真相,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于是,他在擔任大理寺丞的時候,便將積滿灰塵的卷宗全部搬出來,逐一審理核查。
雖然之前從未接觸過案件,但狄仁杰靠著聰明才智,依舊能在錯綜復雜的案件中找出頭緒。
經過一年的審理,他判決了上千起案件,涉及人數近兩萬人。
而且他的每一次審理都得到了百姓的鼎力支持,沒有一個人再次上書告冤。
由于他能力出眾,武則天掌權后便將其外放至寧州做刺史,也就是現在的甘肅一帶。
在唐朝,這片區域紛爭不斷,百姓歸附之心也沒有那么穩定。
而在狄仁杰來到后,通過明斷是非,很快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擁戴。
再后來,武則天又派他擔任各地巡撫使,可無論到哪個職位上,狄仁杰都能處理得十分妥當。
而在武則天登基稱帝后,狄仁杰直接被加封為宰相。
成為宰相后,因為每日需要處理的朝政非常繁雜,狄仁杰再也難以接觸疑難懸案。
雖然不再處理民間案件,但狄仁杰依舊靠著聰明才智,在公卿王侯中輾轉,為武則天解決了很多難題。
所以,狄仁杰的斷案天賦已經是三人中最強的,在赴任大理寺的第一年就能順利處理上千起案件。
也因為他能力實在出眾,很快官至高位,沒能讓他用更多的案件證明自己。
若論古代神探中的頂級王者,還要數身份較為“低微”的宋慈……
宋慈:神探鼻祖
宋慈出生于南宋,比包拯晚出生近二百年,而且他的官職也是三大神探中最低微的。
因為他最高只做到了朝議大夫,遠遠比不上包拯的龍圖閣大學士和狄仁杰的宰相。
隨著北宋的滅亡,金人南下,漢人衣冠南渡,身為北方人的宋慈出生在福建一個小縣城里。
他出生的時候,父親宋鞏只是一名掌管刑獄的小官員。
雖然宋家算不上豪奢之家,但也能保證衣食無憂。
正因為宋鞏是刑獄長,所以宋慈經常可以見到各種案件,有時候還會來到親臨現場觀看辦案經過。
面對各種各樣的尸體,宋慈非但沒有感到害怕,還樂此不疲。
他經常纏著父親給他將如何通過尸檢判斷受害者因何而死,如何查看現場以及如何斷案。
雖然宋鞏覺得兒子頗有斷案天賦,但在古代當一名仵作是沒什么前途,便讓他認真讀書,先考取功名再說。
在父親的精心教導下,宋慈在三十余歲的時候順利考中進士,并被封為寧波縣尉。
只可惜他還沒赴任呢,宋鞏就去世,他也只能回家守孝。
三年之后,他被封為江西信豐縣的主簿。
雖然縣主簿只是一個九品芝麻官,但宋慈并未妄自菲薄,而是在任上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有一絲懈怠。
因為南宋常年為北方外敵所擾,對南方的治轄比較松懈。
再加上大量漢人來到南方,和當地人難免出現沖突,這就導致民間多有作亂。
尤其是宋慈赴任的信豐縣,因為地形復雜,山林密布,多有民間動亂發生。
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宋慈多次率領官兵鎮壓動亂。
在行動的同時,他還積極解決民間糾紛,利用自己的驗尸知識多次破獲疑難懸案。
而且他一改前人的斷案方式,推崇證據為主,口供次之,最后才是犯罪邏輯和動機。
在任期間,宋慈雖然沒有破獲什么震驚朝野的千古奇案,但他利用自己的經驗,讓無數底層百姓沉冤得雪。
在多年的斷案過程中,他將前人經驗進行總結,再加上自己的心得,寫成一本《洗冤集錄》。
直到今天,這本書依舊被很多國家翻譯成冊,成為法醫的必讀科目。
雖然宋慈的官職是三大神探中最低微的,但他的專業能力卻是最強的,其理論也影響了后世千年之久。
所以在三大神探中,宋慈應該是當之無愧的最強王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