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武漢粉得炫目,東湖櫻花園上萬株櫻花在短短的一個月間競相開放,短暫而絢爛的花期營造出“一期一會”的稀缺感,成為武漢“春日限定”的獨特IP。
不只是景區,光谷珞喻東路大黃村公交站因櫻花變身“武漢最美車站”,櫻花交織出粉色穹頂,花瓣飄落如雨,引得不少游客凌晨四五點專門前去打卡留念。不少人感慨,春日的武漢,隨手一拍都很美。
光谷珞喻東路大黃村公交站。視覺中國 圖
“看櫻花是一種生活態度。憋了一個冬天,趁著花開時節與家人朋友出門踏青,相約春天看櫻花,多好。”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植物標本館副館長杜巍認為, 武漢將櫻花與城市形象深度綁定,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并不多見。
據《湖北日報》報道,截至3月30日,抖音平臺上已有6億人次看過武漢櫻花,小紅書上的武漢賞櫻攻略,超過12萬篇。游客自發拍攝的櫻花打卡照、短視頻形成“二次傳播,帶動“武漢櫻花”話題持續霸榜社交媒體熱搜?。
這不僅僅是一場“粉色浪漫”的視覺盛宴,在競爭激烈的城市形象宣傳中,櫻花為武漢贏得獨特的記憶點與傳播力。
如今,提及在國內賞櫻,不少人會第一個想到武漢。櫻花在武漢扎根百年,櫻花文化在武漢源遠流長,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由賞櫻花帶動的經濟熱潮,成為武漢的經濟增長點。今年3月以來,武漢“春日經濟”持續升溫?,3月上旬,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發布了2025年櫻花花期預報,根據氣象預報預測了初花期、盛花期與尾花期,囊括全市20個主要賞櫻地點,網友直呼“武漢太周到、太全面了”。
此外,櫻花季期間,武漢市舉辦各種活動,如演唱會、劇目、展覽、體育賽事等,進一步推動文旅產業,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今年櫻花季,武漢以“浪漫武漢 一路生花”為主題,推出100多項活動,涵蓋文旅、體育、商務和投資等多個領域,助力武漢建設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武漢櫻花已完成從“季節性”流量到城市品牌建立的進階。以櫻花為契機,不僅為武漢在旅游收入增長、消費市場等方面帶來實際經濟效益,還涉及招商引資、城市競爭力等多個層面,武漢“賞花經濟”成為文旅融合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
融入城市生活
武漢大學被人們戲稱為“珞珈山人民公園”,上百株櫻花在每年春季與上百萬游人相遇。在杜巍眼中,雖然被栽種在校園內,但作為武漢賞櫻第一打卡地——武大,這里的櫻花也自然成了一種公共產品,三月盛放的櫻花屬實美麗,武大也成了踏青賞春的好去處。
武漢大學校內賞櫻游客絡繹不絕。視覺中國 圖
校園里大約有八百株櫻花,數量雖遠不及東湖的上萬株,但是武漢大學擁有130多年的建校史,它的核心吸引力在于校園的歷史沉淀與文化底蘊,“櫻花雖只是一個自然景觀,但自然景觀加上人文景觀就更好看了。”櫻花大道與武大早期的建筑老齋舍、老圖書館等結合形成了獨特人文景觀,即使未達盛花期,游客仍因建筑打卡不虛此行?。
2025年春季,杜巍一直不遺余力地拍攝武漢櫻花,從龜山公園到漢口江灘,一個上午就能轉好幾個地方。3月中旬,正值早櫻盛放的時節,目前他已經拍到了38種櫻花,“其實遠不止這個數,因為櫻花還沒開完,保守估計武漢的櫻花有六七十個品種。但我期待能拍到100種。”
櫻花是一種適應力很強的植物,我國從南到北,從海南到黑龍江都有栽種櫻花。另一方面,每種櫻花的花期都很短,往往只有一周左右,短暫而絢爛的花期營造出“一期一會”的賞花哲學。“賞春踏青,學會珍惜時光,觀賞櫻花第一個看花朵本身的美麗,第二個是感受櫻花怒放的氣勢,洶涌澎湃。花卉在春天爭奇斗艷,櫻花的獨特之處反而是它落下的那一刻,最后的飄零很美,櫻花雨相當于最后的華彩。“杜巍說。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櫻花雖非主流,但其“剎那芳華”的特質與東方美學中的“物哀”思想天然契合,櫻花美麗而短暫的形象,成為文人寄托生命哲思的載體。
相關文獻記載,野生的櫻花在數百萬年前誕生于喜馬拉雅。秦漢時期,櫻花已在我國宮苑內栽培,漢唐時期,櫻花已普遍種植在私家花園中。白居易在《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后游曲江見寄》中寫道“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這描寫的就是唐代長安種植櫻花的記錄。后來櫻花作為園林觀賞植物進入文人視野,文人雅集常以櫻花為景。從山野自開到園林栽培,櫻花的文化軌跡折射出自然與人文的互動。現如今,櫻花不再是達官顯貴與文人墨客的專屬,已經成為大眾性的觀賞花木,在全球各地享有盛譽。
不過,從某些方面看來,櫻花季也給武大的教職工帶來一些幸福的“負擔”。“有時早上8點出門,9點40分左右才能到學校。”盡管如此,杜巍認為這對學校乃至武漢這座城市是個好事。對武大而言,櫻花是一個招生的宣傳名片。他特別提到,3月16日,學校開展了“我要上武大”武漢大學2025年高中生賞櫻專場,吸引了3萬多名學生走進武大,“趕在春天櫻花開得最好的季節,讓學生們來武大校園看一看,或許以后可以加深他們報考武大的意愿。”
櫻花盛開的武漢大學。視覺中國 圖
櫻花早已成為武漢大學,甚至是武漢的一張“美麗名片”。值得一提的是,武漢的櫻花與城市融合度很高,它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街頭的櫻花不僅是游客的風景,更是市民日常生活的背景。行人在樹下散步、孩童拾花瓣嬉戲的場景,成為了“城在景中,景為人享”的溫馨敘事。當自然景觀轉化為具有情感共鳴和文化厚度的城市符號時,武漢的城市形象被櫻花重塑。
構建立體“春文化”
“來武漢過早,過江、過春天”都充滿了儀式感。從武漢清晨的一碗裹滿芝麻醬的熱干面開啟一天的旅程,再從中華路碼頭乘輪渡至武漢關,在10分鐘的航程中感受江水拂面,覽盡兩岸風光,出了輪渡第一眼就定格在落滿了白色的櫻花花瓣的寬闊馬路上,即使不是晴空萬里,也能感受到春日武漢的明媚。
櫻花造型特色氣模點綴了武漢百年建筑巴公房子。澎湃新聞記者 談婧媛 攝
櫻花季的武漢誕生了許多熱門city walk路線,比如,漢口江灘的櫻花樹下聚滿了拍照的游人,咸安坊的百年紅磚成了新的潮流地標,巴公房子、黎黃坡路,老武漢的建筑美學與春日的櫻花相映成趣。在這條3公里左右的路線里,櫻花元素的冰箱貼,櫻花造型特色氣模,櫻花樹裝置在街道上比比皆是,不少游客在巴公房子下手持“我在武漢很想你”的粉色氣球留下美麗瞬間。街頭巷尾,越來越多的“櫻花限定”在春季上市,櫻花冰激凌、櫻花自選壽司、櫻花果酒……以櫻花為IP的美食銷售火熱,人們似乎對櫻花味特別鐘情,粉色的清新造型有一種“看上去就很好吃”的心理暗示。有色彩治療師分析指出,粉色象征“愛”和“女性氣質”,在人們希望感受愛和溫暖并變得溫柔時,粉色具有積極作用。
“櫻花限定”冰激凌。視覺中國 圖
武漢的各大商圈商街也布置了多種實景櫻花樹,春日氛圍拉滿,漢服巡游、櫻花音樂會、櫻花市集等特色活動現場人氣十足。夜晚,兩江四岸亮化推出長江燈光秀櫻花季特輯,以燈光創意展現武漢櫻花的繽紛絢麗,營造出濃濃的浪漫春日氛圍。
武漢的用心與誠意讓“武漢櫻花”這個話題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居高不下。無人機航拍的粉色街景、路人駐足拍照的沉浸式場景,以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在網絡上火速傳播,引發全網“云賞花”熱潮,“武漢=櫻花之城”的聯想記憶深入人心。
櫻花季武漢街景。澎湃新聞記者 談婧媛圖
“沒想到武漢有這么多種類的櫻花,有櫻花的城市很多,但我覺得武漢最美。”3月下旬,在東湖櫻花園,一位來自廣東的游客對記者說道。東湖櫻花園是以櫻花為主并具有國風特色的櫻花專類園,擁有80余個品種上萬株櫻花,花開時節,如云似霞、滿樹爛漫。除了飛寒櫻、染井吉野等熱門櫻花品種,櫻花園內還栽種了比較罕見的綠色櫻花——郁金和郁黃,春日里各類櫻花種類繁多,“游客如果比較感興趣,可以在園區里細細找到。”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櫻花季結束之后園區將閉園進行櫻花養護,為了來年花開得更好。
“相約春天賞櫻花”知音湖北賞花游活動在東湖櫻花園舉行。湖北省文旅廳 供圖
作為武漢傳統的賞櫻景點,隨著人氣的持續提升,東湖櫻花園也對景區內場景進行多元化升級。比如繪制了櫻花地繪、打卡墻,打造中式風格的“櫻花驛”,日夜賞櫻、沉浸式歌舞表演、森林音樂會、國風音樂會等活動也成為新的流量支撐。前兩年新開辟的“凌波門觀日+磨山賞櫻”線路更是受到追捧,游客可以從凌波門觀賞日出再乘坐東湖游船至櫻花園。“游船賞花專線很受歡迎,這條專線滿足了‘既看了湖,又賞了花’的需求。”工作人員解釋道。
游船賞花專線。視覺中國 圖
櫻花樹下的“經濟密碼”
東湖櫻花園的櫻花驛站,是以"國潮櫻韻"為主題的創意集市,櫻花創意冰箱貼、櫻花香薰、櫻花手工皂、櫻花發簪……琳瑯滿目的文創好物,匯集了不少人氣。
“這款櫻花手鏈不僅是一款飾品,更是春天的永恒記憶。”在一家店鋪前,店主小朱告訴記者,手鏈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春天盛開的櫻花,將櫻花花瓣融入手鏈之中,佩戴者能夠時刻感受到櫻花的美麗與浪漫。
東湖櫻花園2025櫻花市集。湖北省文旅廳 供圖
小朱幾年前畢業于武漢一所高校,由于對這座城市的熱愛,畢業后她選擇留在武漢創業。像她這樣的青年創業者在武漢很常見,她告訴記者,她的同學也在武漢開設了攝影工作室,在櫻花季,隨著游客的涌入,生意非常紅火,尤其在周末,經常忙得停不下來。
武漢高校云集,人才儲備雄厚。武漢有92所高校、130萬名在校大學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方陣。2017年,武漢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在全國率先提出實現5年留住100萬大學生。公開報道顯示,小米武漢總部65%以上是研發人員,湖北籍員工約占60%。2020至2024年,小米武漢總部吸納大學生就業超2500人。
目前,武漢正在全力推進“楚材聚漢 共建支點”系列工作,引導楚商產業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總部回遷、人才回鄉,以櫻花為媒,實現經貿交流與人文交流同頻共振。《湖北日報》報道稱,近五年來,武大校友企業家在湖北這片創業創新的熱土上深耕細作,簽約投資超過6000億,成為驅動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讓每個帶著PPT回漢的創業者都能找到圓夢的土壤。”在3月21日舉辦的“楚商回鄉 校友回歸”武漢大學校友招商推介會上,海外楚商聯合會會長喻鵬在接受當地媒體的采訪時表示,武漢的科創優勢明顯,武漢對國際前沿科技是找得準的、有導向的,他直言“搞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到武漢來是最好的。”
在滿城的櫻花中,武漢不僅讓人才感受到了城市的溫度與機遇,也讓企業觸摸到了創新發展的澎湃脈動。
自2021年起,“相約春天賞櫻花”系列活動已連續舉辦了5年。澎湃新聞了解到,今年櫻花季,武漢以“‘櫻’你而來、共建支點”為主題,共策劃了51場“投資武漢”招商引資系列活動,聚焦外資招商、綠色招商、校友招商、楚商回鄉、產業招商、供應鏈招商等多個領域。
3月20日,湖北籍企業家、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出現在2025 “相約春天賞櫻花”經貿洽談暨世界500強對話活動上,他表示,武漢營商環境好、人才優勢突出、供應鏈完整、物流優勢明顯。”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共簽約重點項目80個,總金額達1901.1億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化工及能源、新能源、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現代物流等多個“51020”現代產業集群項目。
在這場面向全球開展精準招商的盛會上,法國電力集團副總裁、法國電力(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尚為鄰說道,“過去兩天的深入考察中,我發現了湖北蘊藏的諸多優勢——這里不僅匯聚了大批高素質人才和優秀學子,更涌現出眾多創新科技力量。”
通過櫻花,武漢撬動了文旅消費、人才引進、產業升級、招商引資等各方面聯動發展。這個“超級IP”不僅成為助推武漢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也映照出這座城市拼搏奮進的姿態和雄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