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本文已獲得授權
大家覺得像不像?
天塌了!深圳新地標,還沒蓋完就被網(wǎng)友吐槽“撞臉”洗腳桶?
朋友們,今天來聊一個“有味道”的建筑,深圳前海博物館,還在建造中,就被網(wǎng)友玩壞了,有網(wǎng)友說它像折疊泡腳桶,有網(wǎng)友說像蒸籠架,甚至還有網(wǎng)友問:設計師是不是邊泡腳邊畫的圖?
但我來說句公道話,這“泡腳桶”的來頭還真不小!它的設計師是著名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操刀過2010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筑大師,也是業(yè)內著名的“地標專業(yè)戶”!
這次,他操刀的前海博物館,是一個12.6萬平米的大型文化綜合體,坐落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海邊。
據(jù)說他原本的概念是“文明之樹”,結果,樹沒看出來,泡腳桶倒是先火了!
不過吐槽歸吐槽,這里面值得深扒的設計還挺多的。
首先你看這個跨度95米的鋼管混凝土拱架,可不是為了凹造型——它其實是一個完美的自平衡體系,什么意思呢?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自己撐自己,既結構穩(wěn)定又省材料!
再來看這個南北兩面的“無柱空間”,不僅外表看上去十分極簡,站在建筑里頭看山看海也是一覽無余,大家再也不用擠在一堆柱子中間打卡拍照了!
最后要說的還是這個被大家吐槽像泡腳桶的造型,其實也是暗藏玄機,你看這層層疊疊的結構,像不像文化年輪?
頂部的拱架彎成了弧形,在前海的倒影下,就是一幅“海上生明月”的文化隱喻!
當然,對于現(xiàn)在洗腳桶的風評也不用太擔心,即便是那些寫進建筑史的全球著名建筑,被“玩梗”的也不少。
悉尼歌劇院當年還被罵是“一堆爛貝殼”。
央視大樓“大褲衩”的外號到現(xiàn)在都還沒摘掉。
就拿何鏡堂院士設計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來說,當年也一度被吐槽像麻將桌。
目前,深圳前海灣博物館還在建造中,據(jù)說要到2026年才開放,說不定到時候大家提到深圳前海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網(wǎng)紅泡腳桶?
想想還有點期待!不知道你怎么看呢?
- End -
內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自:日本設計小站
尊重知識產(chǎn)權,版權歸原創(chuàng)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創(chuàng),否則均為轉載或出自網(wǎng)絡整理, 如發(fā)現(xiàn)內容涉及言論、版權問題時,煩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做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