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正沖擊全球汽車產業鏈尤其是其內部市場。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預測,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新車價格平均上漲約1萬美元,從而使美國汽車銷量從年增長1%轉為下降3%。“不管零部件關稅影響的是哪類汽車,汽車價格都會上漲。零部件關稅的影響將會相當迅速地顯現出來。”汽車分析師梅爾·于(Mel Yu)向路透社表示,進口汽車零部件在美國制造的汽車中所占比例在40%至80%之間,在零售價格中所占比例在20%至40%之間。分析人士警告:這些關稅可能會大幅提高生產成本,并擾亂全球供應鏈。
那么,關稅風波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全球汽車市場的走向?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詞:汽車產業
全球汽車產業震蕩
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正加劇全球汽車產業震蕩。
美國是英國在歐盟之外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有分析認為,美國關稅新政將直接危及英國汽車產業鏈上多達2.5萬個工作崗位。4月6日,英國方面宣布新的汽車行業保護措施,延長汽車制造商可出售混合動力車的時限,并減輕對未能如期實現電動化目標的車企的處罰。
加拿大自4月9日起正式啟動對美國汽車對等征收25%關稅措施,涵蓋所有不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美國進口汽車。有分析認為,未來一至兩個月內,世界多國將與美國就汽車關稅展開交鋒和斡旋,不排除將有更多汽車企業暫停出口美國業務。
據彭博測算,若無法轉嫁成本,通用墨西哥產車型的毛利率可能從18%暴跌至-5%。為滿足原產地規則,通用不得不將零部件在三國間反復運輸,導致單車物流成本激增300%。
部分車企考慮暫停對美出口
目前,全球車企采取的應對方式各不相同。
部分車企決定通過提價的方式應對關稅問題。如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運往美國的汽車標價中增加進口費;阿斯頓·馬丁和法拉利則打算提高汽車在美國的售價;為了對抗關稅帶來的影響,法拉利則宣布部分車型漲價10%;德國汽車制造商,包括保時捷和奧迪等在內的車企,也在考慮提高在美國的售價,以抵消關稅帶來的影響。
部分車企考慮暫停對美出口,或停產部分工廠。包括捷豹路虎、奧迪已經宣布暫停向美國出口英國制造的汽車一個月,并探討如何減輕關稅對成本的影響。據悉,美國是捷豹路虎的最大出口國,在美銷量占捷豹路虎全年總銷量的1/4。Stellantis則宣布暫時解雇900名美國員工,并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裝配廠分別停產半個月和一個月。
日系車企目前多采取觀望態度。目前,包括豐田、本田、馬自達、現代起亞在內的日韓車企,普遍采用暫不漲價、觀望事態發展的態度,同時敦促政府間進行協商,積極申請關稅豁免權。數據顯示,在2024 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額飆升至超過6萬億日元,這一數字幾乎占據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近三成之多。相關專業估算數據警示,美國此番汽車關稅調整,極有可能致使日本汽車出口量大幅下滑,進而導致日本國內汽車生產規模收縮,甚至可能使日本經濟遭受高達13萬億日元(約 811.07億歐元)的損失。
不只是整車,關稅政策對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都是不小的打擊。對于規模較小的制造商,在如此高額的關稅沖擊下,甚至會面臨倒閉危機。
Stellantis北美采購主管馬洛·維托斯(Marlo Vitous)最近在底特律舉行的供應商會議上表示,公司正在考慮為零部件供應商提供財務援助,以減輕美國新出臺的針對汽車進口及零部件征收關稅所帶來的負擔。
中國整車影響相對有限
2024年,美國新車銷量近一半來自進口。根據標普全球汽車數據,2024年美國新車總銷量達到1603萬輛,其中國內生產車輛870萬輛,占比54%;進口車輛733萬輛,占比46%。
盡管歐美市場一直是中國車企出海的重要市場,但此次加征關稅對中國整車方面的影響相對有限。數據顯示,中國汽車2024年出口美國僅有11.6萬輛,在中國汽車總體出口數量的占比僅有1.81%。而德國、日本、韓國的占比分別為20%、35%、40%。
乘聯會秘書長崔樹東直言,“雖然美國希望把更多機會留給自己,但是客觀來說,中國電動車在海外的發展更有空間”。
相較于整車,關稅大棒對于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影響值得關注。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汽車零部件進口來源地Top20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
作者:劉珊珊
編輯:鄭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