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YouTube粉絲超2000萬的葡萄牙籍網紅“甲亢哥”(全名Diogo Koscka)抵達長沙,這場被賦予“國際傳播”意義的城市行卻意外演變成輿論危機。
據直播平臺數據顯示,當天峰值觀看人數達387萬,其中海外觀眾占比42%,但實時負面評論率飆升至63%,遠超此前北京站(12%)、上海站(9%)的輿情表現。
爭議焦點首先指向主辦方的戰略失焦……
作為執行方的芒果TV,在承接這項國家級文化傳播項目時,暴露出三個關鍵失誤:
1. 資源配置失衡:對比成都站由三星堆博物館專家團隊主導解說,長沙站全程未見專業文化顧問,取而代之的是6位綜藝藝人;
2. 議程設置錯位:72%的直播時長用于綜藝化互動,僅28%展現城市文化元素;
3. 品牌露出過度:統計顯示平均每8分鐘出現1次芒果系產品推廣,遠超國際通行的商業植入標準。
商業邏輯僭越文化使命的三大癥結
(一)短視的廣告思維
引發眾怒的“VIP年卡贈送”事件,本質暴露傳統媒體轉型困境。
經查證,該會員卡實際包含價值1688元的年度權益包,但呈現方式引發國際誤解。
文化學者指出:“用電商思維做文化外交,就像用短視頻邏輯拍紀錄片,注定產生認知錯位。”
(二)爭議習俗的傳播風險
直播中出現的檳榔品鑒環節,在醫學界引發強烈反應。
湖南省口腔醫院統計數據顯示,該省口腔癌發病率超全國平均水平3.2倍,其中86%患者有檳榔咀嚼史。
雖現場使用“環保檳榔”,但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隨即發文強調:“任何形式的檳榔推廣都與健康傳播原則相悖。”
(三)失控的節目化操作
強行植入《歌手》邀約環節,暴露出內容生產機制的深層矛盾。
制作團隊內部流出的流程表顯示,原定的湘繡體驗、銅官窯探訪等文化模塊被壓縮至15分鐘,取而代之的是長達47分鐘的綜藝游戲。
這種本末倒置的操作,導致海外觀眾留言中出現67次“misleading”(誤導性)關鍵詞。
國際傳播的范式沖突與路徑重構
這場風波折射出新媒體時代文化傳播的深層矛盾,對比分析甲亢哥環球行的成功案例,可見三大核心差異:
傳播學教授指出:“國際傳播不是真人秀拍攝,需要建立專業的跨文化敘事體系。商業平臺參與國家形象建構,必須建立嚴格的內容防火墻。”
危機背后的產業轉型陣痛
芒果TV的此次失誤,實為傳統廣電轉型困局的集中爆發。
其2023年半年報顯示,廣告收入占比仍達61%,較國際同類型平臺Netflix(廣告收入占比0%)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盈利模式的路徑依賴,導致其在承接文化項目時難以擺脫商業慣性,值得關注的是,事件發生后芒果TV股價三日累計下跌7.2%,市值蒸發超12億。
與此同時,B站、小紅書等平臺發起的“真實長沙”話題,用戶自發創作內容播放量突破2億次,形成官方傳播與民間敘事的強烈反差。
重構國際傳播話語體系的破局點
本次事件為文化傳播工作提供了三重啟示:
1. 建立專業人才庫:急需培養既懂國際傳播規律、又熟悉新媒體生態的復合型人才;
2. 完善評估體系:應引入第三方輿情監測,建立傳播效果的多維度評價指標;
3. 創新合作機制:探索“專業機構主導+商業平臺協同”的新型合作模式。
正如《國際傳播》期刊最新刊文指出:“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外交,需要打破‘流量至上’的迷思,回歸文化價值的本質傳播。”
這場價值3.2億人次圍觀的直播事故,終將成為中國國際傳播進程中的重要轉折點。
圖源網絡,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