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輪換,步履匆匆,進(jìn)入陽春三月,江南的繁花盛景,慢慢隨著帶著初夏味道的風(fēng),而漸漸變得愈加蒼翠起來。
冬日的最后一縷寒意,也早已消失不見。陽光照在碧綠的樹葉上,煥發(fā)出幾許夢幻色彩,就像歲月的痕跡被詩人抓住,傾心寫下來的一首詩。
《江南春》
(宋)寇準(zhǔn)
杳杳煙波隔千里,
白蘋香散東風(fēng)起。
日落汀洲一望時,
柔情不斷如春水。
寇準(zhǔn)寫的絕句詩,深得唐人風(fēng)味。清朝賀裳在其《載酒園詩話》中評說寇準(zhǔn)“善寫迷離之況”。這首詩便極具情感,把江南春天難以表述的迷離之態(tài)很蘊(yùn)蓄地傳遞出來。
首句“杳杳煙波隔千里”,江南春水多,蕩漾千萬里,詩人把握住了這一絲獨(dú)屬于江南的柔情,使用極富畫面感的語言,將人帶入一卷水墨長卷之內(nèi)。
“杳杳”二字疊用,尤為精妙,本意為深遠(yuǎn)狀,此處則暗含《楚辭》中“日杳杳以西頹”的蒼茫意境,自帶縱深感。置于“煙波”之前,無限拉長人的視線,令人下意識產(chǎn)生出一種惘然若失之情緒,無法排遣掉。
而“隔千里”,則純屬于語言上的加強(qiáng)版,“隔”字神情果決,讓原本有些縹緲不具體的空間變得更有對比性。如此寫來,煙波遼闊無垠的距離更顯得真實(shí),亦因此在讓人對江南心生向往之情的同時,又略帶上一點(diǎn)點(diǎn)的疏遠(yuǎn)。
次句“白蘋香散東風(fēng)起”,是圍繞著上面的“煙波”而寫,繪其周邊。白蘋本為江南水鄉(xiāng)最常見的水生植物,開白花。前一句中,詩人著筆于視野中的無限大,但到這里卻落筆于身邊尋常物的細(xì)小。由遠(yuǎn)及近,暗藏玄機(jī),另帶深意。
白蘋用于詩文,常含有高潔意。屈原在《湘夫人》里曾寫“登白蘋兮騁望”,南朝柳惲也有“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江南曲》)之句,本詩概因詩人讀此作而有感而成的,故又名《追思柳惲汀洲之詠尚有遺妍因書一絕》。詩人選用這個意象,肯定不會是無意義的,所以才會有后面的“香散東風(fēng)起”。
在這里,“東風(fēng)”點(diǎn)明時令,緊扣詩題中的那個“春”字。一個“起”字,則賦予整首詩以幾分生機(jī)性與活力感。而“香散”二字,既寫出春風(fēng)的溫柔和煦,又暗喻美好事物的過早易逝,與后文所生“柔情”形成情感鋪墊。
第三句“日落汀洲一望時”,詩人又將視角再次由近及遠(yuǎn),仿佛攝影師的鏡頭從近景特寫,轉(zhuǎn)換到視線里具體情感所關(guān)注的春景。夕陽西下,余暉里但見沙洲,靜靜躺臥于江南春水中。
此處所寫的“日落汀洲”,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王勃在“落霞與孤鶩齊飛”(《滕王閣序》)中所營造出來的意境,然而細(xì)究其內(nèi)里卻更為呈顯著些許蒼涼之意。
而“望”之一字用在此處,于平淡處覓得不凡,既是視線的延展,又包含著莫名期待。這樣的期望是靜謐的,無聲中蘊(yùn)含著憂愁。所以,詩人在落日余暉中的眺望,未嘗不是在對人生的審視。
結(jié)句“柔情不斷如春水”,可謂整首詩的點(diǎn)睛之筆,也是最為人稱道的一句。煙波千里,白蘋香散,落日汀洲,詩人放眼“一望”,但見一片柔和寧靜,四周充溢著如水柔情。
古人很喜歡把情和水聯(lián)系在一起,如劉禹錫《竹枝詞》中“水流無限似儂愁”,所以以水喻情本不新鮮。但此處使用的“不斷”二字,則堪稱詩眼,它是對整首詩前三句詩行所積累起來情緒的匯總,一切都顯得水到渠成。
春水本就綿長,既是早春的象征,也是生命力的象征;再疊加“不斷”,既暗合首句的“杳杳煙波”,又巧妙呼應(yīng)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的經(jīng)典意象,但詩人在此卻把憂愁之水置換成柔情之水,使心思愈發(fā)綿柔與醇和。
全詩看似寫景,實(shí)則處處隱喻。煙波千里、白蘋香散、落日汀洲、柔情春水,盡皆自帶著寓意,“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正如錢鐘書在《宋詩選注》中評價(jià)寇準(zhǔn)詩風(fēng):“清麗中見剛勁”,此詩正是柔中帶剛的典范。
關(guān)于本詩有個逸聞。明朝楊慎在《升庵詩話》卷十二中記錄,好友何仲默曾言:“宋人書不必信,宋人詩不必觀。”他就抄了四首詩,其中就有寇準(zhǔn)的這首詩,問他是哪個朝代的。何仲默讀完,琢磨不透,就說是唐詩。這個故事昭示,人心的成見就像座大山,會遮擋住欣賞美好生活的眼睛,所以行事還需放遠(yuǎn)觀為第一要義,可免故步自封。
【圖片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