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書畫作品《秋荷冊頁》·(選自:齊白石傳人書畫網)·齊白石書畫院展覽(齊白石版權擁有者)·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簡介】這幅《秋荷》圖乃是國畫大師齊白石為“梅奴先生”所繪冊頁中的一幅。在此幅冊頁里,兩片荷葉以彩墨繪就,墨氣氤氳而生;殘損的荷花在枯荷之下若隱若現,半露嬌姿;前景的藕干蒼勁而挺拔。其構圖新穎且簡潔,筆法亦簡練得很。
白石老人舉家遷至梅公祠之后,便在門前的水塘里種下了許多荷花。夏末秋初之際,塘中結出的蓮蓬頗為繁茂。他還特地用稻草在塘邊搭起了一個棚子,并叮囑兩個兒子輪流看守。那滿池的荷花,喚起的是白石老人對家鄉田園生活的深切追思。他尤其鐘愛荷花,一生創作了大量以荷花為主題的作品,其中不乏秋荷冊頁這樣的傳世佳作。如何鑒定齊白石的秋荷冊頁?上海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國家一級書畫鑒定師、齊白石書畫院院長、齊良芷弟子湯發周先生指出,關鍵在于觀察荷花的畫法。以下將從多個維度詳細解析這一問題。
一、齊白石與荷花的不解之緣
齊白石對荷花的喜愛并非偶然。他曾在1917年的一本冊頁之三《荷花》中題句:“出污泥而不染,余與張五皆足與此花流匹也。”這充分表明了他對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品格的欣賞,并將其自比自況。荷花孤傲不染的花品與齊白石的心性非常契合,這也是他屢屢畫荷花的一大原因。
齊白石畫的荷花,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早期作品偏于墨色,設色極少,構圖簡單。如1917年的《墨荷翠鳥》,是一幅純水墨作品,用筆簡練,構圖舒朗。到了晚年,他的荷花作品墨色淋漓,色彩艷麗,穿插繁密,筆勢豪放,將荷花的寫意描繪推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齊白石書畫作品《秋荷冊頁》局部·(選自:齊白石傳人書畫網)·齊白石書畫院展覽(齊白石版權擁有者)·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二、秋荷冊頁的特點
齊白石的秋荷冊頁,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筆墨功底,展現了秋天荷花的獨特韻味。這些作品大多擁有固有的樂觀健朗的神氣,荷花的形象挺拔而厚重,蒼勁而清健。
- 筆墨技法
- 荷葉:齊白石畫荷葉時,常使用大號筆,強調書寫感,每一筆都充滿力量,且有引筆、收筆之美。真跡中的荷葉形態優雅,邊緣自然流暢。他善于用重墨線條勾畫出荷葉的葉脈及花瓣的經脈,錯綜交絡的線條繁而不亂,突出了秋天荷塘的特點。
- 荷莖:荷莖一筆到位,挺健有力,幾至通貫全幅,顯示出畫家對筆墨高超的控制能力。
- 蓮蓬與花頭:蓮蓬、花頭造型簡練大方,用筆干脆純熟。
- 色彩運用
- 齊白石的荷花作品色彩豐富、層次分明,巧妙地運用了光影,使畫面呈現出立體感。在秋荷冊頁中,他常用淡赭鋪染花葉,淡墨繪制荷莖,設色較淡,秋天的清爽之氣溢于畫外。
- 他獨創的“紅花墨葉”技法,在秋荷冊頁中也有體現,更加突顯了他的藝術風格。
- 構圖布局
- 齊白石在構圖上講究自然和諧,畫面中的每一元素都彼此呼應、相輔相成。他善于利用留白,在畫面中留出呼吸的空間,使整體更顯生動。
- 秋荷冊頁中,荷葉已瘦,蓮蓬又老,細長的荷莖和殘破的荷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線條美。
- 題詞與印章
- 齊白石在畫作上常常附上題詞,這些文字不僅敘述了作者的情感與理解,還有助于更深層的鑒定。他的書法風格強烈,筆力十足,與畫風原意相合。
- 印章也是鑒定齊白石作品的重要依據之一。齊白石的印章種類繁多,且每一枚都有其文化底蘊。
▲齊白石書畫作品《秋荷冊頁》局部·(選自:齊白石傳人書畫網)·齊白石書畫院展覽(齊白石版權擁有者)·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三、鑒定秋荷冊頁的具體方法
- 觀察筆墨技法
- 真跡中的荷葉邊緣自然流暢,形態優雅,而仿作則可能顯得生硬、不和諧。
- 觀察荷莖的挺拔程度和力量感,真跡中的荷莖往往一筆到位,挺健有力。
- 注意蓮蓬與花頭的造型和用筆是否簡練大方,線條是否精細且貼合自然。
- 分析色彩運用
- 真跡中的色彩豐富、層次分明,光影運用得當,畫面呈現出立體感。
- 仿作則可能在顏色上顯得單調或過于鮮艷,失去了真作品所特有的和諧美感。
- 特別注意“紅花墨葉”技法的運用是否恰到好處。
- 研究構圖布局
- 真跡中的構圖自然和諧,元素之間彼此呼應、相輔相成。
- 仿作則可能構圖生硬,缺乏靈動感與自然流露的氛圍。
- 觀察留白是否得當,真跡中的留白往往使畫面更顯生動。
- 比對題詞與印章
- 題詞是否敘述了作者的情感與理解,書法風格是否與畫風原意相合。
- 印章的工藝、樣式以及其與作品是否相符也是鑒定的重要依據。
- 綜合評估
- 在進行真假鑒定時,需全面結合技法、色彩、構圖、題詞以及印章等各方面的特點。
- 考慮齊白石的藝術風格及創作背景,綜合評估作品的真偽。
四、案例分析
以齊白石的傳世名作《秋荷》為例,該作品花葉有的以淡赭鋪染,有的則是以淡墨繪制;荷莖一筆到位,挺健有力幾至通貫全幅;蓮蓬、花頭造型簡練大方。整幅作品給人的感覺是剛健清新,用筆干脆純熟,墨、色富有對比但不失和諧,點、線、面的穿插布排頗為講究。從局部圖尤可感受到畫面的分割構成之美。
在這幅作品中,齊白石用重墨線條勾畫出荷葉的葉脈及花瓣的經脈,錯綜交絡的線條繁而不亂,突出了秋天荷塘的特點。同時,他巧妙地運用了光影和色彩,使畫面呈現出立體感。題詞中的“看花常記坐池亭,容易秋風冷不勝。生就不供中婦用,那時荷葉尚青青”不僅敘述了作者的情感與理解,也進一步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五、結論
綜上所述,鑒定齊白石的秋荷冊頁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包括觀察筆墨技法、分析色彩運用、研究構圖布局、比對題詞與印章以及綜合評估等。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更加準確地判斷作品的真偽,領略到齊白石大師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筆墨功底。同時,這也為我們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