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談利益,但不一定跟你講良心。
此前就有報道「趙長城遭攔腰挖斷」前后脫節嚴重,砂石滾落,荒草雜生已分辨不出曾是趙長城。截止2023年底趙長城遺址僅存855米,可悲可嘆可恨...
這條原總長1300里的趙長城要被糟蹋沒了。
誰能想到“毀掉長城”的不是那邊州蠻夷,亦不是北犯匈奴卻是毀在自己人手中。要知道英國大使館至今還陳列著大量當年英法聯軍從我國掠奪而去的文物,至今都沒物歸原主。
如果是歷史因素導致不可抗力,那么趙長城毀于當代就是奇恥大辱。
這是要被戳脊梁遺臭萬年的。而趙長城遭攔腰挖斷,卻僅是企業為挖礦所致。
公司負責人稱:不知道是長城。據歷史記載趙長城是迄今中國最古老長城存在2000多年歷史,分南北兩段。大體從今武安西南起向東南延伸磁縣西南,折而東北行,沿漳水到今肥鄉西南。
全長一千三百里。由春秋戰國時期趙國到趙武靈王修筑,前后歷經兩個階段。
曾助趙國工事防御,富國強兵。即便在今天這座古老長城盡管已失去防御作用,但對研究早期長城歷史和當時社會政治具有重大意義。
文物是活著的歷史,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氣。
可惜一朝盡毀,祖宗基業終將淪為歷史。
可以預見,如果在再無人重視,嚴懲毀壞之徒,法不嚴法時我們將失去更多。事實上,趙長城被毀只是中國古老遺跡中的一個縮影。今天,中國高速發展大搞基建毀掉的歷史遺跡是非常多的。用他們的話說,沒了商業價值,沒了歷史價值就是廢物垃圾,拆掉就拆掉了。
有些是非法拆毀,有些是“合法拆毀?!?/p>
這無異自毀長城殺雞取暖,若從這個角度看,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歷史文物能存在至今,某種程度上是件“幸事?!焙芏嗾滟F歷史文物和遺跡,我們棄如敝履別人視若珍寶。
也許,這便是人性和利益的誘惑。
不過從目前熱度看,也許到明天就沒人再關心了這非常遺憾。不關注不圍觀不討論,就意味悲劇會再度上演,惡人繼續囂張,污吏躺平昏庸這不是好信號。
我翻閱資料發現,趙長城被毀不是現在才發生,或者說很早前就存在。
2018年澎湃報道過一則新聞《河南2000多年“趙長城”多出遭挖斷,丹迪文物部門:不清楚》,從當時記錄看原本主線明確、脈絡清晰的長城遺址多處突然遭遇嚴重破壞,一片瘡痍讓人痛心不已。
文物保護石碑,也早已不翼而飛。
取而代之是開辟出的道路和巨大的矗立風電機組。20余里的山路上有多出損毀地點,原本完整的趙長城,被新修的階成多段。有愛好者向文物保護單位反應,回應是:并不知情。
“項目單位曾有過申請建設,文物單位也同意,但具體如何實施需要找領導?!?/p>
那是不是不作為導致?并不是,早在2015年國家文物局在給河南省文物局的這份批復上表示,原則上同意風電項目建設方案,但首先要確保在長城安全區外,確保主體安全,避免影響生態環境....
也即是說,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是重視和保護的,但是,風力發電項目的建設,事實上已遠遠背離國家文物局的相關批復精神。
項目方膽大妄為是一方面,監管不到位是重點。
這件事最后處理結果,對七名重要人員進行追責,對相關部門等20與人追責對4名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對項目公司處50萬罰款限期拆除3座風電機,恢復遺址原貌。
說實話,對毀掉近2000多年的趙長城,這點處罰無足輕重。
歷史無價,遺址無價,更重要的是為了利益根本不在乎是不是文物,是不是有歷史價值以及根本不在乎道德底線。中國有大批這這樣的人。
中國文物保護是有法可依的,《文物保護法》有明確規定:文物保護單位不得有建設工程、爆破、鉆探、挖掘等,特殊情況必須保證文物安全取的批文。但在具體執行上往往多出紕漏。歷史不可重來,遺跡毀掉就真沒了。
2023年最后一個月《生態環保督察》再指典型案例,其中新鄉等地采砂挖礦嚴重。趙長城在近10余年間從3010米減少到855米,令人痛心。
長期私挖濫采,對文物遺址和河床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這說明什么?暴露出一個大問題,這是嚴重失職是對于監管的缺失,必須對履職不到位的人員,還應啟動追責機制,對其違法失職行為追究責任。
文物保護本就不意,毀于一旦卻很簡單。
很多破壞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即便勉力修復,也喪失了它們原始的完整性。
假使武靈王復活,大概會嘆息:不孝子孫??!孽障啊...
利益驅使人心,和環境共存其實也可以。
只是,人,始終是個變數。
多了智慧,卻也多了復雜和野心。
可惜了趙長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