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妹妹,好久不見??!"大姨的聲音打破了院子里的寧靜,
母親臉上的表情瞬間僵硬。"你們怎么來了?也不提前打招呼。"
三年不聯系的親人突然造訪,帶來的不只是寒暄客套,還有背后隱藏的真相。
飯桌上的笑臉背后,是暗涌的情緒和無言的較量,
一句"有本事明年還來",揭開了這個清明節最意想不到的轉折。
0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們老家有個傳統,每年清明必回老宅祭祖,全家人一起掃墓上墳,然后在老宅團聚吃飯。今年也不例外,只是多了些不速之客。
我是家里的獨生女,從小跟著父母在城里生活,但每逢重要節日,特別是清明節,父親都會帶著我們回到鄉下的老家。父親說,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現在生活多么現代化,這些習俗都不能丟。
我母親是個典型的北方女人,性格直爽,辦事利落,但也有點固執己見。這些年來,她把老宅收拾得井井有條,每到節日更是準備充分。她常說:"咱家的門面不能丟,來的客人再多,也得讓他們吃好喝好。"但她也有個規矩,家里的宴席不是隨便誰都能來的,必須提前打招呼,讓她有準備的時間。
而我大姨,是我母親的親姐姐,比母親大五歲。她嫁到了鄰鎮,平時很少回來。我對大姨的印象不深,只知道她和我母親從小關系就不太好。母親說大姨年輕時就愛占小便宜,結婚后更是經常借錢不還,后來兩家就很少來往了。
今年清明節前一周,母親就開始忙活。她打掃房子、采購食材、準備祭品,甚至把院子里的雜草都拔得干干凈凈。我問她:"媽,今年來的人多嗎?要準備這么多?"
母親邊切肉邊回答:"你爸的幾個堂兄弟說要來,還有你二叔一家。咱們家條件好了,這個面子得撐起來。"她頓了頓,又補充道:"反正多準備些也無妨,吃不完可以冷藏起來。"
清明那天早上,天氣陰沉沉的,飄著細雨。我和父母五點就起床了,先是準備祭祖的物品:紙錢、香燭、鮮花和祭品。六點多,我們出發去了祖墳,和二叔一家在那里碰頭。上墳的儀式很傳統,點香、燒紙、磕頭、繞墳,父親還準備了一篇祭文,讀得聲情并茂。
回到老宅已經快十點了,母親立刻鉆進廚房,開始準備中午的飯菜。我在一旁打下手,聽著她念叨著菜單:"紅燒肉、清蒸魚、白切雞、素什錦、炒時蔬……"每一道都是拿手好菜,光聽名字就讓人垂涎三尺。
"對了,再炒個番茄燉牛腩,你爸喜歡吃。"母親一邊切著牛肉,一邊說。
我們正忙得熱火朝天,院子里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父親去開門,我跟在后面,看見門外站著四個人:一個五十多歲的婦女,一個禿頂的中年男人,還有一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一男一女。
"哎呀,妹妹,好久不見?。?那婦女一見到我母親就熱情地喊道。
我這才認出來,這是我大姨一家:大姨、大姨夫,還有他們的兒子和兒媳婦。
母親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僵硬,但還是勉強笑著說:"姐姐,你們怎么來了?也不提前打個招呼。"
"清明節嘛,回來祭祖是應該的。我們剛從墳上下來,聽村里人說你們回來了,就順道過來看看。"大姨笑呵呵地說,目光卻不停地在院子里掃視,似乎在尋找什么。
父親趕緊招呼他們進屋坐,給他們倒茶。我注意到母親的嘴角抽動了一下,但她什么也沒說,轉身回了廚房。
我跟著母親進了廚房,看見她的臉色陰沉得可怕。
"媽,怎么了?"我小聲問。
母親切菜的刀重重地砍在砧板上:"你大姨一家,三年沒聯系了,今天突然冒出來,肯定沒好事!"
"可能真的是來祭祖的吧?"我試圖安慰她。
母親冷笑一聲:"祭祖?他們要是真有這份心,這些年就不會一次都不來了。我看八成是聽說我們家條件好了,專門來蹭飯的!"
我不敢再說什么,只能幫著母親繼續準備午飯。
果不其然,到了吃飯時間,大姨一家果然留了下來,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飯桌上,氣氛有些微妙。父親和二叔聊著家常,大姨夫偶爾附和幾句,而母親和大姨則很少交流。
"妹妹,你這手藝真是越來越好了!"大姨夾了一筷子紅燒肉,贊不絕口,"我家老頭子最喜歡吃你做的紅燒肉了,上次吃還是五年前呢!"
母親淡淡地回答:"姐姐過獎了,家常菜而已。"
大姨的兒子,也就是我表哥,今年大概二十五六歲,看起來油膩膩的,一頓飯吃了有三四碗米飯,每次夾菜都是大塊大塊地夾,盤子里最好的部分總是被他先挑走。他的妻子倒是安靜很多,但也吃了不少。
"表妹,聽說你在城里工作了?做什么的啊?"表哥突然問我。
我正要回答,表哥的手機響了,他接起電話,大聲地說著什么,完全不顧餐桌上的氛圍。母親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電話結束后,表哥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轉向我父親:"姨父,我有個朋友想創業,正缺資金,您能不能……"
"咳咳!"母親重重地咳嗽了一聲,打斷了表哥的話,"吃飯的時候不談這些事。"
表哥尷尬地笑了笑,繼續低頭吃飯。餐桌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吃完飯后,大姨主動提出幫忙洗碗,但她洗得很馬虎,還打破了一個母親心愛的盤子。母親的臉色更加難看了,但還是強忍著沒說什么。
下午,父親和二叔去鎮上辦事,留下我們在家里。大姨夫躺在客廳的沙發上看電視,表哥和他妻子則在院子里曬太陽,大姨拉著母親在廚房里說著什么。
我收拾完桌子,經過廚房時,聽見大姨的聲音:"妹妹,姐姐有個事想求你……"
我沒有停下來偷聽,但從母親緊繃的表情看,事情恐怕不簡單。
傍晚時分,父親回來了,驚訝地發現大姨一家還在,而且似乎沒有要走的意思。大姨自顧自地幫母親準備晚飯,好像這是她自己家一樣。
"姐,你們今晚不回去了?"母親終于忍不住問道。
"哎呀,這么晚了,回去不方便。我們就在這兒住一晚吧,明天一早就走。"大姨笑著說,"晚上隨便吃點就行,不用太麻煩。"
我看見母親握著菜刀的手微微發抖,但她只是深吸了一口氣,什么也沒說。
02
晚飯比午飯簡單得多,母親煮了些面條和幾個小菜。大姨一家吃得依然很香,尤其是表哥,又是三大碗面條下肚。吃完飯后,表哥和他妻子主動說要洗碗,但是他們笑鬧著在廚房里濺了一地的水,母親看在眼里,嘴角抽動了幾下,終究沒說什么。
晚上的安排成了問題。我們老家不大,除了父母的主臥和我的房間外,只有一間客房。按理說,大姨夫婦可以住客房,表哥夫婦住我的房間,我和父母擠一擠。但大姨看了看客房后,嫌棄地說:"這房間潮得很,我有風濕,住不了。"
母親的臉色立刻變得鐵青,但還是讓大姨夫婦住了主臥,父母搬到了客房,我和表嫂擠在我的房間,表哥只好睡沙發。
夜里,我聽見母親和父親在客房低聲爭執的聲音。
"你就是太軟弱了!她一家子蹬鼻子上臉,你還任由他們胡來!"母親的聲音雖低但很尖銳。
"別這樣,她畢竟是你親姐姐。就一晚上,明天他們就走了。"父親試圖安撫母親。
"你不了解她!她肯定有目的,不然不會突然出現。"
我翻了個身,假裝沒聽見這些對話,心里卻充滿了疑惑和不安。表嫂似乎也聽到了,但她只是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地躺著。
第二天一早,我被廚房里的聲音吵醒。起床后看到母親已經在做早餐,大姨也在一旁幫忙,兩人之間的氣氛似乎比昨天好一些。
"姐,你們真的今天就走嗎?"母親一邊煎雞蛋一邊問。
"是啊,不過……"大姨頓了頓,"我們想先去鎮上辦點事,可能要下午才能走。"
母親的手停頓了一下,但很快又繼續煎蛋,"那中午還要在這里吃飯了?"
"如果方便的話。"大姨笑著說,"不過你別忙活了,隨便煮點掛面就行。"
我看到母親默默地嘆了口氣,沒有反駁。
早飯過后,大姨一家說要去鎮上,臨走前大姨拉著母親嘀咕了幾句,我聽不清說了什么,只看見母親皺著眉頭,勉強點了點頭。
他們一走,母親就開始準備中午的飯菜。我幫著她擇菜,好奇地問:"媽,大姨他們到底來干什么?"
母親冷笑一聲:"還能干什么?當然是來要錢的!"
我驚訝地抬頭:"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