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控制地從尿道流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手術是治療尿失禁的重要手段之一。
01
手術治療尿失禁的方法
經陰道尿道中段吊帶術
通過在尿道中段下方放置吊帶,為尿道提供額外支撐,增加尿道閉合壓,從而阻止尿液漏出。吊帶材料多為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組織相容性與耐久性。此方法主要適用于壓力性尿失禁,該類型多發生于女性,尤其是經產婦和絕經后女性,患者在咳嗽、大笑、噴嚏、運動等增加腹壓時尿液不自主流出。
1
恥骨后膀胱頸懸吊術
將膀胱頸和尿道近端固定在恥骨后筋膜上,提高膀胱頸和尿道位置,增加尿道阻力,改善尿失禁癥狀。手術可經開放途徑或腹腔鏡途徑進行,同樣適用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對尿道活動度較大者效果較好。
2
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術
植入一套由控制泵、儲液囊和環繞尿道的袖套組成的人工尿道括約肌裝置。平時袖套壓迫尿道防止尿液流出,患者需排尿時,擠壓控制泵使袖套暫時松弛以排出尿液。該方法適用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嚴重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引起的尿失禁,如脊髓損傷、前列腺根治術后等情況。
3
膀胱擴大術
對于因膀胱容量過小或膀胱攣縮導致尿失禁的患者,使用腸道(如回腸、乙狀結腸)或胃組織來擴大膀胱容量,增加膀胱順應性,減少尿液外溢。主要適用于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患者,這類患者因神經系統病變,膀胱逼尿肌過度活動或膀胱容量減小引發尿失禁。
4
02
手術治療尿失禁的優勢
顯著改善癥狀
各類手術能有效緩解甚至消除尿失禁癥狀。以壓力性尿失禁為例,尿道中段吊帶術、恥骨后膀胱頸懸吊術通過調整尿道位置、增加尿道阻力,讓患者在日常活動中不再受尿液不自主流出困擾。
1
效果持久穩定
多數尿失禁手術成功率高且效果能長期維持,患者術后多年仍可保持良好控尿能力,無需長期依賴藥物或其他保守治療手段。
2
提升生活質量
手術成功治療尿失禁后,患者社交活動受限、心理壓力大等問題得以改善。他們可自由參與社交聚會、運動健身等活動,不再因擔心尿失禁尷尬而自我孤立,自信心增強,心理負擔減輕,生活質量全方位提升。
3
避免并發癥風險
長期尿失禁若未有效治療,可能引發泌尿系統感染、皮膚問題等并發癥。手術從根源解決尿失禁問題,降低這些并發癥發生風險,保護患者泌尿系統及整體健康。
4
03
手術治療尿失禁的劣勢
存在手術風險
所有手術都伴隨著一定風險。例如,尿道中段吊帶術可能出現吊帶侵蝕尿道或陰道,導致排尿困難、感染、出血等并發癥。
恥骨后膀胱頸懸吊術,開放手術創傷相對較大,術后恢復時間較長,可能出現出血、膀胱損傷、排尿困難等情況。
腹腔鏡手術對醫生技術要求高,操作不當可能導致氣腹相關并發癥(如氣體栓塞)或器械操作引起的臟器損傷。
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術手術相對復雜,存在感染、裝置故障等風險。
膀胱擴大術涉及腸道或胃組織使用,可能出現腸道相關并發癥,如腸梗阻、腹瀉、電解質紊亂等,同時也有泌尿系統感染、吻合口漏等風險。
1
費用相對較高
手術治療尿失禁,尤其是一些復雜手術,如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術,涉及特殊裝置及復雜操作,費用通常較高。這對于部分經濟條件有限的患者可能難以承受,限制了手術的普及。即使是相對常規的尿道中段吊帶術等,整體費用也高于一些保守治療方法。
2
恢復時間較長
相比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尿失禁后患者恢復時間普遍較長。患者術后需較長時間臥床休息,傷口愈合及身體機能恢復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期間患者活動受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術后需一段時間避免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等,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安排。
3
可能無法完全治愈
對于一些病情復雜的尿失禁患者,手術可能無法完全解決問題。例如,由嚴重神經損傷導致的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即使進行膀胱擴大術等手術,也可能僅能部分改善癥狀,患者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排尿異常,需長期配合其他輔助治療手段,如間歇性導尿等。
4
別忘了點
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