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巴”這個詞在藏語里意為“野牛之地”,我在離開仲巴縣城不久,看到219國道又恢復了其無垠空曠的本性,便有點迫不及待地掏出無人機航拍(因為縣城里的正經單位和JS管理區太多,在逗留的那兩天時間里就沒去自找麻煩),很快就在路邊河邊發現了不少散養的“野牛”。
不過“湊近”打量后,能看到有些牛的一只耳朵上掛著彩色吊牌,顯然應該是家養之物。只是地域遼闊,當地牧民可能躺在某處隱蔽的草叢或者樹下休息也不一定的。為了避免沖突,我便及時收斂了飛行姿態,其實本還打算追著它們再拍一會兒的,哈哈。
仲巴縣雖然是西藏雅魯藏布的發源地(雅魯藏布發源于仲巴縣境內的杰瑪央宗冰川),但離開縣城往新疆方向去,走拉孜線的時候,沿途相伴的蜿蜒河水已經變成了“當卻藏布”。對這個名字大家可能都比較陌生,它其實是漢語音譯,藏語可讀成“當卻喀撥”,即“馬泉河”,它跟219國道的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一樣,都是意譯名。
據官方資料顯示,馬泉河的平均海拔在5200米以上。因為水流平緩,江心湖和汊流發育較好,兩岸大片沼澤地內棲息著許多水鳥。這條河流穿行在南面的喜馬拉雅山和北面的岡底斯山之間,谷地開闊,一般都有10~30公里。
寬谷中的馬泉河就像一條銀色緞帶,鋪展在煙云飄渺的雪山腳下,而馬泉河最大的支流――柴曲,更是把無數晶瑩奪目的小湖泊穿綴在一起,一直掛到緞帶之上。可惜的我來這里的時候是夏天,所以沒能領略到它和連綿雪山相映成趣的絕佳畫面。像我所住酒店的大堂里,就掛著一幅相關的攝影作品,確實不賴。
當然,岸邊連綿不絕的翠綠絨氈般的草坪和濕地,同樣也是這個季節最吸引人的風景。事實上,馬泉河流域基本上都是牧區,在帕羊以下河谷兩側是由高蒿草組成的沼澤化草甸景觀,這里是最優良的冬春牧場。在帕羊以上,沼澤化草甸由溫變干,漸趨消失,坦蕩的谷地出現一片針茅草原景觀,廣泛分布著紫花針茅和蒿子,呈現一片黃綠色的季象。這里則是上游地區主要的夏季牧場。
我當時所處的位置比較荒蕪,對比地圖,附近有個叫“龍捌爾瑪”的地名,同樣隸屬于日喀則市仲巴縣,其實在拉孜線兩邊,類似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你是房車出行,補給帶足慢悠悠走,到最后肯定能“美到你吐”,哈哈。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不過喜歡拍野生動物的老師可以考慮過來跑一跑,因為生態環境太好了,應該能拍到驚喜。像我只是路過,隨緣抓拍的話純靠運氣,收獲很一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