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贊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毅叔,歡迎轉發!
最近,國際輿論場上關于貿易摩擦的討論再次升溫。幾年前,美國高舉“對等關稅”的大旗,聲稱要以此打壓中國,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然而,幾年時間過去,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美國似乎正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
新加坡外長維文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全球性貿易戰,對像新加坡這樣依賴貿易的中小國家來說將是災難性的。他警告稱,如果美國執意推行“關稅升級”,最終可能適得其反,促使更多國家向中國靠攏,以此對沖美方帶來的經濟壓力。
作為全球貿易的風向標,新加坡的表態往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個高度依賴自由貿易的東南亞國家,對國際貿易體系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異常敏感。而美國發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無疑給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
具體來看,東盟幾乎無一幸免地受到了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雖然具體稅率有所不同,但柬埔寨、菲律賓乃至新加坡等經濟體都感受到了壓力。對于這些以出口為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國家來說,關稅壁壘無疑增加了它們的出口成本,削弱了其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這種單邊主義的做法,正在動搖其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信譽。曾經,美國是自由貿易的倡導者和維護者,但近年來,其頻繁使用關稅武器,甚至不惜退出國際貿易協定,這無疑給全球經濟治理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始終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與越來越多國家建立了緊密的經濟聯系,成為了許多發展中國家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地。
最新的數據顯示,盡管面臨外部壓力,中國經濟依然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4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再創新高,充分顯示了區域經濟合作的活力。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選擇在中國加大投資,看好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過去,許多東南亞國家在安全上傾向于與美國合作,而在經濟上則依賴中國。這種“兩頭下注”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它們實現了經濟發展。然而,美國政府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做法,正迫使這些國家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正如新加坡外長所言,如果美國持續推行單邊主義,可能會促使更多國家轉向與中國加強合作,以對沖來自美國的經濟風險。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美國試圖通過關稅等手段來維護其經濟霸權,但這似乎正在適得其反。美元的國際地位近年來受到了一定的挑戰,而美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影響力也在逐漸減弱。與此同時,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
從特朗普第一屆以來,美國頻頻“退群”,例如退出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這種“美國優先”的政策,讓國際社會對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產生了深深的疑慮。曾經的全球秩序建設者,如今卻越來越像一個規則的破壞者。
此消彼長之下,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在世界貿易組織(WTO)面臨挑戰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思考建立更加公平、更能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新平臺。而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及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正使其成為這一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
美國高筑關稅壁壘,最終可能將自己孤立于全球經濟發展的大潮之外。而中國堅持開放合作,擁抱全球化,無疑將贏得更多朋友,并在未來的全球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特朗普政府高喊的“美國優先”,或許正在將美國推向“孤家寡人”的境地,而中國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愿景,正逐漸成為現實。這其中的深層邏輯和趨勢,值得我們深思。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么有趣見解,歡迎訂閱本號并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