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寧波銀行發布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寧波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66.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2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1.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3%。
表面看兩個核心財務數據不錯,但細探2024 年年報,一系列令人憂心的數據卻如烏云般籠罩,讓人不禁對其未來發展前景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首先是,寧波銀行歸母凈利增速連續幾年下滑明顯,此外代表盈利能力的凈資產收益率呈現滑坡態勢,在這樣的困境之下,高管們卻依舊拿著令人咋舌的高薪,董事長陸華裕薪酬和持股市值合計高達 3616 萬元,僅洪立峰、陸華裕、羅孟波三人該項合計就近億。
陸華裕
資料顯示,陸華裕1964年出生,1988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寧波市財政局預算處副處長,預算二處、綜合處處長,局長助理兼國有資產管理局副局長,寧波市財政局副局長等職
2000年11月——2005年1月任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
2005年1月至今任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董事長
算起來陸華裕已61歲超期服役,與此同時,Wind數據顯示,寧波銀行對股東分紅卻吝嗇,股息率在42家上市銀行中,排名40,也就是倒數,股利支付率近年來更是常年低于行業平均值。。這不禁讓人質疑,在銀行盈利能力下滑的情況下,如此吝嗇的分紅究竟是為了留存資金用于業務發展,還是另有隱情?
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是經營策略的失誤,還是公司治理的漏洞?
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連續下滑
2024 年,寧波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666.31 億元,同比增長 8.19%,這一數據乍看之下似乎還算亮眼,給人一種銀行在穩步發展的錯覺。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轉向凈利潤時,卻發現了令人不安的信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71.27 億元,同比僅增長 6.23%,凈利潤增速相較于營收增長明顯滯后。
來看2021、2022、2023年、2024三個年度的業績,寧波銀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87%、18.05%、10.66%、6.23%。可見,寧波銀行營收增速雖有小幅回升,但是其凈利潤增速仍是延續下降且已經降至個位數。
從代表盈利能力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看,自2021年后,也是連續下滑。
這種增速的差異絕非偶然,它深刻反映出銀行在成本控制和業務結構優化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在成本控制上,或許存在著運營成本過高、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例如,在人力成本方面,是否存在人員冗余、薪酬體系不合理導致支出過大?在業務拓展成本上,是否存在無效投入、營銷費用浪費等情況?這些都值得深入探究。
2024 年寧波銀行非利息收入為 186.38 億元,同比下降 9.87%,這一數據如同一記警鐘,敲響了銀行盈利結構脆弱的現實。非利息收入主要受市場波動導致手續費收入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下降影響。手續費收入的下降,或許是由于銀行在中間業務的拓展上遭遇瓶頸。
凈息差和凈利差的下降,更是寧波銀行盈利能力下滑的重要體現。2024 年凈息差為 1.86%,同比下降 2 個基點;凈利差為 1.91%,同比下降 10 個基點。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市場利率下行、存量按揭調價等因素,如同沉重的枷鎖,緊緊束縛住銀行的利息收入。
在信貸市場上,經濟下行壓力使得企業和個人的融資需求減少,銀行面臨著 “錢貸不出去” 的尷尬局面。同時,市場利率的下行導致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貸款收益率更是下降了 29 個基點。盡管負債端成本有所下降,但仍無法完全抵消資產收益率下降的影響。存量按揭調價也對銀行的利息收入造成了沖擊,隨著利率的調整,銀行從存量按揭貸款中獲得的收益減少。息差的收窄意味著銀行每單位的生息資產所帶來的利潤減少,直接影響了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反映出銀行在利率風險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有效應對市場利率變化帶來的挑戰。
資產質量隱憂:撥備覆蓋率下降背后
從 2022 - 2024 年,寧波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 504.90%、461.04%、389.25%,短短兩年時間,撥備覆蓋率下降了 115.65 個百分點。
盡管 2024 年末撥備覆蓋率仍遠高于監管要求,但這種逐年大幅下降的趨勢卻如同一顆定時炸彈,讓人不得不對銀行的資產質量產生深深的擔憂。
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銀行應對潛在貸款損失的能力。寧波銀行撥備覆蓋率的下降,可能意味著銀行在資產質量方面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隨著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一些企業的還款能力可能下降,導致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貸款損失,銀行需要釋放撥備,從而使得撥備覆蓋率下降。這也可能反映出銀行在信貸審批環節存在漏洞,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還款能力等評估不夠準確,導致一些潛在風險較高的貸款流入銀行體系。
分紅吝嗇:股東回報與盈利的失衡
寧波銀行 2024 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顯示,擬向普通股股東派發現金紅利,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9 元。以 2024 年末總股本 6,603,590,792 股為基數,現金分紅總額為 59.43 億元,占合并報表中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 22.77%。
盡管 59.43 億元的分紅打破了過往年度分紅紀錄,但當我們將其置于同業競爭的大背景下時,寧波銀行在分紅方面的吝嗇便一覽無余。
截至 4 月 10 日,Wind數據顯示,寧波銀行的股息率為 2.98%,在 A 股 42 家上市銀行中分別排名倒數。與其他銀行相比,寧波銀行的分紅水平明顯偏低。
這不禁讓人質疑,在銀行盈利能力下滑的情況下,如此吝嗇的分紅究竟是為了留存資金用于業務發展,還是另有隱情?
從股東的角度來看,他們投資銀行是為了獲得合理的回報,而寧波銀行較低的分紅水平顯然未能滿足股東的期望。這可能導致股東對銀行的信心下降,進而影響銀行的股價和市場形象。
寧波銀行在分紅政策上可能缺乏靈活性和透明度。在制定分紅政策時,是否充分考慮了股東的利益和市場的需求?是否有明確的分紅標準和決策機制?這些問題都需要銀行給予明確的回答。否則,分紅吝嗇的形象將難以改變,銀行與股東之間的信任關系也將受到損害。$寧波銀行
高管高薪之謎:董事長陸華裕薪酬和持股市值合計高達 3616 萬元,僅洪立峰、陸華裕、羅孟波三人該項合計就近億
洪立峰,原監事長、原職工監事,其期末持股市值4287.13 萬元。
陸華裕現任公司董事長。歷任寧波市財政稅務局局長助理兼國有資產管理局副局長,寧波市財政稅務局副局長等職;2000年11月至2005年1月任公司行長;2005年1月起任公司董事長。去年薪酬 275.00 萬元未變,期末持股市值 3341.04 萬元,持股市值和薪酬合計達到 3616.04 萬元。
在公司運營面臨諸多問題,盈利能力下滑的情況下,陸華裕的薪酬卻未受影響,持股市值也居高不下。
羅孟波,監事長、職工監事,薪酬 247.50 萬元無變化,期末持股市值 3160.30 萬元,兩者合計 3407.80 萬元。
這不得不讓人對公司內部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產生深深的質疑。在公司治理中,高管的薪酬應該與公司的業績掛鉤,當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速下滑時,高管薪酬理應進行相應調整。
然而,寧波銀行卻似乎并未遵循這一原則,高管們依舊享受著高額的薪酬和持股市值,這凸顯出公司治理可能存在重大缺陷。
公司的薪酬決策機制是否被少數人掌控?是否存在內部人利益輸送的情況?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調查和審視。
這種不合理的利益分配不僅會引發員工的不滿,也會損害公司的社會形象,使得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對銀行的信任度降低。
監管之痛:罰單背后的內控危機
2024 年,寧波銀行在監管層面的表現同樣令人失望。
11 月,寧波銀行被查獲 “異地非持牌機構整改不到位”、“信貸業務管理不到位”、“異地客戶識別機制不健全” 等違法違規行為,被處以罰款 120 萬元處罰。
而在該年度,寧波銀行共陸續收獲 6 張監管罰單,合計被罰款 570 萬元,涉及問題包括違規置換已核銷貸款、授信準入管理不到位、向客戶推介理財產品時未落實客戶適當性管理要求等。
這些罰單如同一個個警示標志,揭示出寧波銀行在風險管理和內控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短板。在異地機構管理上,整改不到位說明銀行對分支機構的管控力度不足,未能有效落實監管要求,存在違規經營的風險。
信貸業務管理不到位則反映出銀行在信貸審批、貸后管理等環節存在漏洞,可能導致信貸資產質量下降,增加銀行的經營風險。授信準入管理不到位、未落實客戶適當性管理要求等問題,更是凸顯出銀行在業務操作流程上的不規范,對客戶的風險評估和管理存在缺陷。
寧波銀行頻繁收到監管罰單,也反映出其內部風險管理體系的失效。銀行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是否對員工進行了有效的合規培訓?在面對監管要求時,是否能夠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確保合規運營?這些問題都需要銀行認真反思和整改。否則,監管處罰將不斷增加,銀行的聲譽和經營將受到更大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