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在第二實訓樓數字化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301室舉辦“岐黃本草,標本探秘”中草藥標本制作活動,相關專業教師、學生及中草藥愛好者參加。
醫學技術學院副院長李蕊以“本草溯源,醫道傳承”為主題,系統講授了中藥學基礎知識與標本制作的核心技術。她從《傷寒論》的歷史淵源講起,結合現代數字化技術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強調“標本制作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中醫藥文化基因的延續”。她表示,每一株草藥都承載著千年的智慧,希望同學們在動手實踐中感悟醫者仁心,以匠人之志守護岐黃之術。
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分組開展標本制作實踐。從藥材的辨識、采集處理到定型、標簽標注,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對傳統技藝的嚴謹態度。活動中,師生們借助數字化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的先進設備,對藥材的顯微結構進行觀察分析,將傳統方法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
本次活動以“文化傳承+科技賦能”為特色,通過沉浸式勞動實踐,引導學生將專業理論轉化為動手能力,以勞動教育為載體,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在知行合一中深化文化自信與職業使命感,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