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養魚,沒讓你養魚。
——今天的編輯 吹風
辦公室,聽起來就烏煙瘴氣,恨不得準點離開,不沾染一點班氣,結果有一群打工人,不厭其煩地種花、鋪床、泡茶。
上班第一年,桌子跟臉一樣干凈,筆記本電腦都要背回家。
上班第三年,桌子夸張到堆不下,盲盒一排,發財樹有一米高,抬一個零食柜取悅自己,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抓藥。
然后現在,甚至流行起了在辦公室養魚,“為了摸魚所以養魚”。
養魚聽起來就很大動干戈,換水、造景、喂食,沒有一點體力跟耐心,但是看了一眼同事的魚缸,好像非常有情緒價值。
第一個發明在辦公室養魚的人簡直是天才,無異于久旱逢甘霖。
之前刷到一個帖子,有人發問說在辦公室養魚,同事是否會反感,“大家應該不會反感,但魚可能會反感”,魚有班味。
辦公桌上的魚缸,等于搬來了一臺電視機,24小時候播放。
我問了三個人為什么要在辦公室養魚,答案是——
“為了見縫插針的發呆”;
“給枯燥的辦公生活一點生機”;
“緩解眼睛的疲勞”;
印象中,養魚特別麻煩,缸子重且寬,二十四小時開燈,費電,如果沒人在面前會有蚊子,魚養的多了甚至有腥味。
但是在辦公室一切都迎刃而解,現在的缸子特別小,小到一個杯子都能養,輕盈且精致,“而且能知道魚什么時候死的”。
同事@春春 桌面上就有一口魚缸,每次路過都忍不住偷看。
清澈、小巧、冒泡,在寸草不生中,突然出現了一汪清泉,她說經常有人來圍觀,認識或不認識,都要留步點評兩句。
正方形的小缸,剛好跟桌角貼合,墊一點石頭、水草,齊活。
她養的是小型魚,孔雀魚、觀背青鳉、燈科魚,非常皮實,“最多8天都沒有喂食”,依然能活,但偶爾會跳缸而亡。
如果第二天來辦公室看見仰泳的魚,就淡定地用紙巾包起來扔掉。
我問她一般什么時候喂食,“取決我什么時候閑下來,反正一點豐年蝦可以喂一整天”,看一群小魚干飯的時候很解壓。
你在人民公園喂錦鯉都要五塊錢,你在辦公室,想喂就喂。
高級一點的@李部尚書 ,選用的智能魚缸,“可以自動喂食跟調節燈光”,每天早上來辦公室直接一鍵投喂即可。
布景就是簡單的草缸,泰國青椒加日本高珍珠,共消費364元。
這個應該是天花板的消費水平,畢竟@張蹲子 才花了43元。
一條斗魚20元,魚缸23元,在她的眼里,魚缸如同一個盆栽一樣簡單,“不插電,斗魚的生存能力強,一周換一次水”。
我說會不會有同事來圍觀,她說同事甚至都沒發現她在養魚。
@李部尚書 說一開始有人覺得新奇,在背后小聲蛐蛐,“怎么會有人在辦公室養魚”,接著是陰陽怪氣,“工作不飽和”。
以至于,她盡量不打擾到同事,在休息的時間才去打理魚缸。
但是現在,就是值班的時候可以幫她喂魚,一起共享情緒價值。
尤其是小魚生崽的那幾天,@春春 說一堆同事都來圍觀,“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看魚生了沒得,比我還積極”。
她養得好,@春春 給我展示她的工具,鑷子、吸管、濾網,一周加一次水,偶爾用吸管把缸底的大便和殘渣給清理掉。
很簡單,“這些魚不需要打氧,冬季注意加溫,晚上斷電就睡覺”。
唯一的尷尬,可能就是遇到領導巡查的時候,要用大文件夾、紙殼子蓋起來,不能被看到過得好日子,喊交水電費。
不管是什么高貴的品種,來了辦公室都會被統一叫做打工魚。
左邊是風扇,右邊是魚缸,這就是風生水起,“構造風水寶地”,如果在魚缸上起一窩發財樹,簡直是一個能量場域。
但主要是自給自足的情緒價值,低成本卻高回報,減輕上班的痛苦。
每一次看到小魚朝你游過來,@李部尚書 就有一種被擊中的感覺。
上班的最佳搭子是一條魚,尤其電腦看久了,想要緩解一下疲勞,就看魚兒到處東跑西跑,腦袋確實可以放空五分鐘。
而且不需要豪華的配置,一個奶茶杯子跟豪華魚缸的效果一樣。
@春春 其實在家有養魚,但是她說基本上就是回去看一眼,但是辦公室的魚,她一天要看無數眼,照料得非常細致。
想起來,她都覺得自己很偏心,“對家里的魚不夠關注”。
辦公室的魚,還要專門把魚卵收集起來,“被被其他魚當成食物吃掉”,出太陽的時候,要專門抱著窗臺去曬太陽。
@李部尚書 說,“家里的魚是給貓養的,辦公室的魚是給自己養的”。
看魚追逐打架、黑虎蝦在水草間游走,@卷卷 說養魚跟養綠植沒有本質的區別,為了一個裝飾,打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以前上學懂規矩,這樣不準那樣不準,現在上班,生活第一。
除了情緒價值,在辦公室養魚有兩大好處——
1.不會離職,布置越豐富代表越熱愛工作,不會突然一走了之;
2.可以緩解同事關系,當跟同事吵起來的時候,魚是一個緩兵之計;
@春春 說之前有同事找她改東西,指著電腦屏幕,“你這個要重新搞一下”,可能覺得自己講話直接,快要著火的邊緣。
突然找魚滅火,下一秒就變成了,“你這個小魚還挺可愛”。
以至于現在辦公室,有三個人被她傳染養起了魚,經常像老年人一樣交流花草蟲魚,等下崽的時候,互相去撈對方的魚。
魚缸成了辦公室新的聚頭點,有人想放空的時候,都跑去看一看,虛假的摸魚是上廁所、抽煙,真實的摸魚是直接上手。
@李部尚書 說她目前只有一缸魚,下一步計劃養尼莫和漂亮的珊瑚。
她說她的魚缸就是一個樣本,就是告訴身邊的人,“養魚原來如此簡單”,一個微不足道的景觀就是打工人的充電站。
我問我的朋友們辦公室有沒有養魚——
@吉露 說,他看到過有人在廁所沖洗植物,植物下面是魚苗;
@平 說,前臺有養一缸金魚,每天早上都有人嚇一下魚;
@樂多 說,把思路打開,其實廢棄的養生壺也可以用來養魚。
第一批勇敢養魚的人,正在享受世界,從養花、種菜、養魚,當代年輕人在辦公室開啟了養老生活,等六十歲再闖。
至于說要給想在辦公室養魚的人什么建議:勤換魚!
今日編輯 | 吹風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普卡
披星戴月
@大毛毛
wow
@門牙
笨手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