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意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意財險“)發布公告:為進一步提升公司承保水平,保障公司持續健康發展,股東忠利保險于2025年3月31日做出決議,同意中意財險2025年增資3.92億元,折合約5,100萬歐元(實際注資額以人民幣金額為準)。增加的注冊資本由股東忠利保險全額認購。
來源:中意財險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2月17日,中意財險曾向股東忠利保險提交增資議案,股東審議同意向中意財險增資4.000萬歐元(約為3.06億元)。僅約兩個月,增資額度增至5100萬歐元,增幅達27.5%,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對增資計劃進行調整,背后有何深層次的考量?
一季度與股東方忠利集團關聯交易倍增
忠利集團(Generali Group)是一家總部位于意大利的全球性保險和金融服務公司,成立于1831年,作為世界最大的保險集團之一,旗下有100多家保險及金融實體,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2024年保費收入總額952億歐元。集團員工總人數約87,000名,為7100萬客戶提供服務,在歐洲市場占據領先地位,并在亞洲和拉丁美洲持續擴大影響力。去年,中意財險在股權結構變更后,已成為忠利集團全資控股的保險公司。
中意財險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尚未披露,但關聯交易報告已透露出一些關鍵信息。今年1-2月,中意財險與忠利集團再保險分出和分入的保費、手續費、已決賠款累計關聯交易金額達4566.52萬元人民幣;而僅3月單月,這一數字便攀升至4662.33萬元,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這意味著2025年一季度,中意財險與忠利集團累計關聯交易金額已達到9228.86萬元人民幣,占2024年全年24878.92萬元人民幣的37.1%。而2024一季度,中意財險與忠利集團的累計關聯交易金額僅為4247.12萬元人民幣,2025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高達117.3%。
不難猜測,中意財險2025年一季度業務增速或繼續延續了近年的高速增長態勢,其中,3月單月增長可能較為突出,但這也帶來了償付能力消耗的加劇,公司不得不通過再保險分出以同步提升風險管理能力,這或是促使本次增資額度上漲的關鍵因素之一。
作為歐盟創始成員國和G7經濟體,意大利在中國對歐貿易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對意大利進出口5161.5億元,增長2.3%,占全國的1.2%。其中,出口3287.1億元,增長5.1%,呈現穩健增長態勢。
宏觀層面,中意財險的資本動作恰逢中歐經貿關系的關鍵窗口期。4月8日下午,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視頻會談,雙方圍繞加強中歐經貿合作、應對美加征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深入坦誠交換意見。雙方同意盡快啟動磋商,支持重啟中歐貿易救濟對話機制。這一動向釋放出明確信號:中歐經貿合作有望邁入新階段。
在此背景下,背靠忠利保險集團的中意財險展現出獨特的競爭優勢。其業務擴張和資本運作,既是對市場機遇的前瞻布局,也折射出中歐經貿合作的新動向。隨著貿易往來深化,跨境保險服務的需求有望持續釋放,這或將為具有國際股東背景的險企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責任險長期承保虧損,2024年規模或有所壓降
從中意財險近年來業績來看,2024年保費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97億元,同比增速10.1%,但盈利能力不足,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0.42%和1.81%。承保端壓力顯著,105.59%的綜合成本率和41.43%的綜合費用率暴露出成本控制的不足。此外,2024年末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62.65%,較三季度164.76%有所下降,但較行業三季度末均值203.9%、231.8%仍存顯著差距,且預測將延續8.4個百分點的季度降幅,資本消耗壓力不減。
來源:歷年年報及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從業務結構來看,2020-2023年期間,車險和責任險是推動公司增長的主要動力。2022年和2023年,責任險的保費收入分別實現了61.0%和36.8%的顯著增長。與此同時,車險在2023年也實現了25.6%的上漲。然而,根據2024年四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盡管車險保費達到5.56億元,較前一年增長了18.8%,但公司非車險第一大險種的全年保費卻從2023年的3.09億元下降至2.67億元,這可能意味著公司正在戰略性地縮減責任險的規模。
數據來源:歷年年報;單位:元
這一變化與責任險長期面臨的承保虧損有關。2020至2023年間,公司在責任險上的承保虧損分別為0.20億元、0.54億元、0.59億元和1.63億元,呈現出逐年擴大的趨勢。2023年各季償報顯示,雇主責任險(涉外)的賠付事件多次被列為重大賠付事項。2024年中石油退出股東行列,而當年中石油員工保費貢獻仍超1億元,當年可能的客戶流失,加之責任險持續高企的賠付風險,審視并主動收縮其在該險種上的風險敞口成為必然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中意財險的貨物運輸險展現出較強的盈利韌性:2019-2022年間,該險種保費分別為3575萬元、5105萬元、5164萬元、6631萬元,但承保利潤分別達到1033萬元、771萬元、1643萬元、1053萬元,四年累計盈利高達4500萬元。這一"小而美"的業務板塊,恰與當前中歐貿易深化的大勢形成戰略契合——若能把握跨境物流保險需求激增的機遇,通過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進一步拓展業務邊界,或能一定程度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