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一彈響連天,陜北說書開新篇。今日不把別事言……”剛剛走進西京學院第六屆櫻花節活動現場,清脆的陜北說書已然縈繞于耳畔。
陜北說書《西京贊歌》
只見說書匠喬仰文、邵艷霞懷抱三弦,坐立于舞臺中央,甩板一打,聲情并茂地表演著陜北說書。他們運用傳統敘事藝術,以一首《西京贊歌》講述中國高校改革發展故事,生動的語言、精彩的彈唱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娓娓道來的曲調形式、非遺藝術的無限魅力、文化深厚的中華美學引得臺下師生連連叫好。
一場酣暢淋漓的說書結束,另一堂歌聲與曲目已準備好登臺亮相。
接著,華陰老腔《太陽圓月亮彎都在天上》《將令一聲震山川》吼聲撼動全場,老藝人們手持月琴、驚堂木,用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唱出關中兒女的豪情,傳遞著關中人粗獷豪邁的情懷。
陜南民歌《吆起號子走漢江》悠揚唱起,歌聲高遠如清泉般流淌,悠揚的旋律展現了漢江兩岸的秀美風光,讓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靈動的山水之間。唱腔激昂的秦腔折子戲《忠保國》“吼”出的不僅是戲文,更是秦人耿直堅韌的性格。
韻律獨特的說唱、猶在耳畔的弦音、高昂亢奮的表演……櫻花節現場的“三秦非遺大舞臺”上演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非遺演出,讓西京學院師生近距離感受秦文化帶來的震撼和感染力;現場千樹櫻云如霞似錦,更讓中華優秀文藝表演在漫天翩躚飛舞的櫻花中更具張力,令現場師生難以忘懷。
“老腔的爆發力讓我熱血沸騰,這種‘非遺基因’正是我們青年該傳承的工匠精神!”西京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尚宇馨不住感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師任青青帶領學生參與櫻花節活動,她認為:“說書藝術將‘高臺教化’融入通俗敘事,是文化教育的鮮活教材,讓我們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受到深刻的思想啟迪,感受到文化帶來的心靈沖擊。”
學生在浪漫的櫻花樹下拍照留念
4月8日,西京學院第六屆櫻花節盛大啟幕。活動以“櫻舞秦風·匠心繪長安”為主題,創新開設了櫻花樹下的文化課堂,以花為媒,將三秦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文化美育的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一場“可聽、可賞、可品”的文化盛宴。
美育與文化并蒂花開,孕育出無限生機。多年來,作為西京學院的特色育人項目,櫻花節讓學生在切身感受中深刻體味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博大精深,它不僅是一場盛大的賞花活動,更是推動美育和文化教育深度融合,提升鑄魂育人實效的“行走的課堂”。(陳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