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閻娜 孫吉正 成都報道
全球咖啡巨頭雀巢在中國市場啟動新一輪價格調整。《中國經營報》記者從雀巢咖啡經銷商處獲悉,雀巢已率先對部分針對B端渠道的大規格速溶產品實施提價。
近期,雀巢中國先后向經銷商發送兩份“價格調整溝通函”:一份為針對雀巢精選咖啡(24×150gCN)及其他四款速溶產品的提價通知,已于4月1日生效;另一份為針對意式特濃烘焙咖啡豆(6×1kgCN)及其他兩款咖啡豆的提價,將于5月1日生效。
就此,記者向雀巢中國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表示:“公司正處于靜默期,不便回應。”
雀巢對精選咖啡(24×150gCN)等產品進行提價。受訪者/供圖
提價背后的考量
上述兩份文件顯示,此次提價的速溶產品包括雀巢咖啡1+2原味、雀巢咖啡精選咖啡等,價格上調幅度為11.5%—15.2%。其中雀巢精選咖啡(24×150gCN)漲幅達21%,意式特濃烘焙咖啡豆等兩款產品漲幅在15%—20%之間。
公開資料顯示,雀巢自2022年以來已經經歷了兩輪漲價。對于此次漲價的原因,雀巢中國方面在上述文件中提及:“咖啡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在內部消化部分成本之余,不得不進行提價。”
當前,咖啡豆正在面臨減產困境。自去年以來,受咖啡豆主要產區的極端天氣影響,導致全球咖啡豆庫存緊張,價格隨之飆升。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用于速溶咖啡及混合咖啡的羅布斯塔咖啡的實際價格同比飆升70%。
在此背景下,雀巢也難免受到一定影響。雀巢集團咖啡品牌負責人David Rennie在去年年底出席雀巢投資者大會時坦言:“我們無法免受原材料上漲的影響。事實上,去年下半年,由于可可和咖啡成本的上升,雀巢毛利率連續下降。”雀巢2024年財報顯示,由于咖啡和可可的原料成本上升,導致雀巢下半年的毛利率下降90個基點至46.3%。
對此,雀巢首席執行官傅樂宏曾向媒體記者表示,雀巢采取了兩種應對方式:“一是通過內部節省抵消原材料成本上漲,二是適當漲價。”而雀巢此次提價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不過,上述文件也表示:“提及雀巢經銷商/零售商向任何第三方轉售雀巢產品的價格,均為建議轉售價格,實際轉售價格由經銷商、零售商自行獨立決定。”
記者從多個銷售渠道了解到,目前渠道價格調整節奏尚未統一,上述產品存在議價空間。雀巢咖啡經銷商表示:“價格可協商,訂貨量大還有議價的空間。” 以雀巢原味咖啡(12×700gCN)為例,廣東一位批發商透露,當前售價為430元,較上月初的450元有所下降;而江蘇一位批發商的售價則從上月初的438元上調至489元,不同區域價格出現不同幅度的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價涉及的產品是面向B端渠道的大包裝產品,并不涉及到C端小包裝產品,對于未來是否會針對C端產品漲價,雀巢中國相關負責人并未進行回應。
盤古智庫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從當前提價商品主要面向B端餐飲渠道的大包裝、大規格產品來看,雀巢可能主要是出于對餐飲行業成本壓力的考慮而進行的調整。這類產品通常銷量較大,對成本變化較為敏感。”
據江瀚預測,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成本壓力的持續存在,雀巢可能會逐步將提價范圍擴展到零售小包裝產品。“零售小包裝產品雖然單價較高,但銷量也相對穩定,消費者對其價格變化的敏感度可能相對較低。此外,雀巢在決定是否對零售小包裝產品提價時,還會綜合考慮市場競爭狀況、消費者需求變化以及品牌形象等因素。”
影響幾何?
事實上,在原材料成本上漲的當下,已有速溶咖啡品牌啟動調價。如日本UGC上島咖啡3月對45種家用產品提價20%—35%;味之素AGF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對包括棒類咖啡和速溶咖啡在內的172種產品調價,漲幅預計15%—30%。
不過,并非所有企業都受到顯著影響。“基于整體運營策略和對沖機制,原材料成本上漲對第一季度咖啡價格的同比影響微乎其微。”星巴克高層近期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瑞幸咖啡、庫迪咖啡等本土品牌由于較高儲備及多產地采購策略得以維持低價策略。如瑞幸咖啡與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簽訂2025—2029年24萬噸咖啡豆采購協議,保障其穩定供應。
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此前則公開表示,公司主要原材料戰略儲備充足,通過自建供應鏈體系保障高品質原材料的穩定供應,暫無漲價計劃,并將堅持9.9元價格策略。
江瀚表示:“頭部咖啡品牌通過長期供應合同鎖定采購價,并利用期貨對沖機制穩定成本,緩解原材料波動風險。”
作為全球咖啡巨頭,雀巢此次漲價是否會引發行業連鎖漲價引發關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雀巢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供應鏈韌性及市場博弈能力。若連雀巢都難以承受咖啡豆價格上漲的壓力,則意味著行業內其他企業的成本承壓狀況將更為嚴峻。
“雀巢率先啟動提價,或將引發行業連鎖反應,促使更多品牌跟進調價。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市場議價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具備品牌溢價能力或成本轉嫁能力的企業,能夠通過價格調整緩解壓力;而缺乏此類能力的品牌,可能因無法平衡成本與利潤,最終被迫退出市場。”朱丹蓬說道。
而針對雀巢部分烘焙咖啡豆的提價,江瀚指出,這一行為或將直接推高中小咖啡館的采購成本。對于本就面臨資金壓力與市場競爭的中小咖啡館而言,成本上漲可能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加速市場出清。
角力中國市場
原材料成本上漲之外,雀巢在中國市場還面臨諸多壓力。
近年來,國產新興品牌如三頓半、隅田川等不斷涌現,并通過推出凍干咖啡、咖啡液等產品獲得消費者青睞。據官方資料,三頓半繼去年落地城市大店“三頓半空間”后,開啟了對社區小店新店型的探索;隅田川累計銷量已達3億杯,并布局海外市場。
此外,在雀巢的咖啡業務中,速溶咖啡占到重要位置,但隨著中國市場現制咖啡連鎖品牌的發展,或搶占一部分速溶產品的消費市場。目前,瑞幸咖啡、庫迪咖啡、幸運咖等現制咖啡連鎖品牌不斷擴張,門店已分別突破2萬家、1萬家、4000家。
據廣發證券發布的《2024年咖啡行業專題報告》:“考慮到近年來國內現制咖啡品牌跑馬圈地、加快開店,持續推動現制咖啡消費習慣培養;同時市場競爭倒逼上游品牌方降價和進一步豐富產品形態,現制咖啡消費門檻顯著降低,預計國內現制咖啡在咖啡消費占比有望超過50%。”這一變化或將影響雀巢速溶咖啡在華增長。
在市場競爭中,本地化的供應鏈至關重要,雀巢顯然也早已意識到這一點。早在1988年,雀巢就在云南成立農業技術支持服務部,培訓、扶植當地的咖啡種植戶,并于20世紀90年代于普洱建立了NCC(雀巢咖啡中心),以此布局中國本土的咖啡豆供應鏈。目前,雀巢在中國有23個工廠、8個研發機構。
傅樂宏在近日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表示:“在供應鏈斷裂風險和地緣政治博弈的雙重驅動下,供應鏈的韌性構建和節點多元化布局顯得更加重要,其優先級甚至超越了傳統‘效率至上’的產業邏輯。雀巢將持續擴大對華投資,進一步加快生產和研發本土化,推動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雀巢還在布局多元化產品,推出多款咖啡,涉及掛耳、即飲、固體飲料、濃縮液等不同產品形態,試圖褪去“速溶”低端形象,強化咖啡全品類屬性。
朱丹蓬表示,在中國咖啡人群消費培養方面而言,雀巢是啟蒙老師。作為世界五百強,雀巢用30年培養出了中國最初的消費群體,至今仍對整個中國咖啡市場的爆發式增長起著關鍵作用 。
“雀巢這樣的大企業走的是量產、工業化的路線,體量龐大,而小企業的定位就是有差異化、規模小,因此雀巢和新興的速溶咖啡品牌的打法必然存在一定差異。”朱丹蓬認為,即使新興品牌林立,但雀巢多年來在中國打下的根基難以被撼動。
而盡管雀巢處于咖啡市場的頭部地位,但雀巢高管仍在日前公開表示:“這是一個咖啡行業充滿挑戰的時代。”
江瀚認為,咖啡市場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頭部企業也不能掉以輕心:“雀巢咖啡應繼續加強產品創新與研發力度,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同時持續拓展市場渠道,特別是強化與在線銷售平臺及電商平臺的合作,借此鞏固并提高市場占有率。”
(編輯:于海霞 審核:孫吉正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