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長信基金發布人事調整公告,旗下長信消費精選量化股票、長信醫療保健混合(LOF)基金增聘基金經理袁婕,將與原基金經理姚奕帆共同管理;同時,長信低碳環保量化股票基金亦增聘袁婕,與左金保、姚奕帆組成三人管理團隊。
圖片來源:長信基金官網
此次調整涉及的產品均屬于姚奕帆旗下基金。公開資料顯示,姚奕帆為華威大學金融數學碩士,2015年7月加入長信基金,歷任量化研究員、量化專戶投資經理、基金經理助理。現任長信消費精選行業量化股票、長信量化價值驅動混合、長信低碳環保行業量化股票、長信醫療保健混合(LOF)、長信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增強基金的基金經理。
圖片中人物系長信基金 基金經理 姚奕帆
而此次增聘的產品則是姚奕帆麾下三只深陷虧損泥潭的基金。自2022年1月接管以來,截至4月10日,姚奕帆所管理的5只(A、C份額合并計算)基金產品幾乎全部處于虧損狀態。其中,長信低碳環保量化股票基金任期回報率為-51.16%,同類排名684/702,近乎墊底;長信消費精選量化股票基金任職回報-35.39%,近一年跌幅達8.58%,在702只同類基金中排名702位;長信醫療保健混合(LOF)基金任職回報-24.25%,年化回報-11.89%,整體表現大幅跑輸業績比較基準。
圖片系姚奕帆旗下在管產品收益和排名情況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盡管業績慘淡,長信基金仍將姚奕帆推至臺前。4月7日重磅發售的長信中證A500指數增強型基金,由姚奕帆擔任基金經理,宣傳材料中“長期歷史業績優異”的表述,與姚奕帆當前管理產品大部分虧損的業績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更耐人尋味的是,三只基金此時集體增聘的基金經理袁婕,雖是2015年便加入公司,但此前卻從未獨立執掌過產品。長信基金此番“突擊提拔”的時機選擇頗具深意,究竟是通過增聘基金經理分散風險,形成“雙保險”機制,還是試圖引入新人分擔輿論壓力?
圖片來源:長信基金微信公眾號
昔日老牌量化勁旅今何在?
作為業內較早布局量化領域的公募基金,長信基金自2008年涉足量化投資以來,歷經十七年發展,構建起覆蓋指數增強、量化選股、對沖、CTA等多策略的完整產品線。作為長信基金量化團隊的靈魂人物,左金保曾憑借長信量化先鋒混合基金以年度10.52%的超額收益傲視群雄,包攬金牛獎、明星基金獎、金基金獎三大權威獎項,奠定行業中的市場地位。
然而,自2017年開始,這家老牌量化勁旅漸顯頹勢。旗艦產品長信量化先鋒混合基金年化回報降至4.78%,行業排名泯然眾人;左金保管理規模從百億級縮水至30.10億元,其掌舵的長信醫療保健混合(LOF)基金任職回報率為-41.71%,長信電子信息量化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亦虧損11.2%。更嚴峻的是,在2024年主動量化基金TOP20榜單中,長信基金已跌出前五梯隊,與博時基金等頭部機構年化超20%的收益形成鮮明對比。
老將失靈,新人亦未破局。作為量化新生代代表,姚奕帆本被長信基金寄予厚望,然而破局之路仍然充滿挑戰。姚奕帆自2015年加入長信基金后,就在因子研發、模型迭代方向上不斷推陳出新,從機器學習到非線性模型,甚至嘗試用大語言模型重構投資邏輯。遺憾的是,姚奕帆掌舵的消費、醫療、環保三大主題基金接連折戟,分別創下-35.39%、-24.25%、-51.16%的任職回報,在同類排名中屢現墊底身影。這種集體失利引發市場對其創新有效性的深層質疑:究竟是策略有效性不足,還是投資邏輯存在缺陷?
面對策略失效困局,長信基金為姚奕帆管理的三只基金引入“救火隊員”袁婕。而市場真正關注的是:缺乏實戰歷練的袁婕,能否在非線性世界里找到破局密鑰?而長信基金的量化大旗,究竟會在策略的荒漠里迷失,還是會等來新一輪范式革命的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