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3月31日消息,一家名為中銀航空租賃有限公司的一則購機公告掀起波瀾。這家隸屬于中國銀行的央企子公司宣布,與波音、空客兩大航空巨頭簽訂總規模達120架的單通道客機訂單,其中50架為波音737-8型飛機,價值60億美元。這批飛機交付時間為2028年至2031年。
這條信息著實讓很多國人感到驚訝。中銀公司是什么來頭?
中銀航空前身為新加坡飛機租賃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被中國銀行收購并控股70%,可以說是一家妥妥的國企子公司。網上有不少故意誤導稱這家公司是新加坡的,這是完全不準確的。去年11月以來,中銀航空租賃已連續訂購69架波音737-8飛機,以及70架空客A320,總價值預估超過120億美元。
又一次采購這么多的波音客機,時值美國向中國瘋狂揮舞關稅大棒之際,很多人不解:難道已經日趨成熟的國產C919客機不入他們的法眼嗎?還是波音飛機對他們的吸引力特別大?
今年2月起,美國連續對中國瘋狂加征關稅,至今已累計高達104%。隨著美國瘋狂對華加稅34%,這批采購的波音737客機,每架飛機的成本就暴漲3400萬美元,50架就是17億美元。這筆錢,夠買近30架C919了。更不用說如今中國同等反制美國再加征34%關稅,然后美國再對中國加征關稅已經加到104%,中國緊接著對美加征關稅提升到84%。在這種情況下,中銀明擺著面臨著巨大的虧本,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在商言商嗎?
相比波音的同類飛機,每架C919的單價低了1000萬美元,具有較大的性價比優勢。而且國產飛機在性能、耗油及安全等方面口碑遠勝于波音。
隨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的實施,以及中國強有力的回擊,波音公司和中美航空股股價大跌。這對本就江河日下的波音公司來說,無疑于雪上加霜。
作為客機這種特殊的商品,事關乘客的生命安全,波音的這種機型,近年來連續出現多次重大的事故,導致數百人死亡,其安全口碑已經降到冰點。再加上波音公司如今技術研發資金短缺,故障頻發,一旦再發生類似的悲劇,到時候埋單的是中銀公司,還是國家財政?這就是某些人嘴里所說的在商言商?
看看去年年底央視對波音公司的報道,令人觸目驚心!
作為國產率達60%的這款國產客機,自2017年首飛至今,C919在全球已有12家用戶,運營156架飛機,載客超過1900萬人次。其安全性能更是全球首屈一指,安全指標更是令世界矚目。目前,中國商飛已經開始為C919的產能放量籌劃第二條生產線,預計明年可以達到30架的年產量,總裝產能可達50架。根據計劃,C919有望在2029年實現年產200架的目標。
國家也在大力扶持國產客機全面進軍航空市場。在市場端,民航局已出臺政策要求,到2025年國內航空公司機隊中國產飛機占比不低于30%。東方航空作為C919全球首發用戶,已接收5架并投入京滬等主干航線運營。這種"政策引導+示范運營"的組合拳,正推動C919從"研發交付"向"市場驗證"階段跨越。
國產飛機欣欣向榮,在美國不斷全面打壓中國、波音公司也在生存的邊緣苦苦掙扎的情況下,中銀公司再一次訂購50架波音737客機,無疑為美國這家頂級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不過,此舉究竟是從安全性出發,還是正常的商業賺錢行為?或者還是有其它的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