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臺的高濃濾鏡下,魔都頂流小馬路利西路被稱為“魔都小首爾”、“韓系街道”,不斷有人前來打卡。但對于更多人來說,兩側的老公房、防盜窗、藤蔓綠植……利西路具有濃濃上海弄堂的生活氣息,與“韓系氛圍感”毫不搭噶。
或許是因為這種“錯位宣傳”帶來的心理落差,當記者在社交平臺搜索“上海蕩馬路避雷”時發現,利西路正在讓很多專程打卡的游客朋友失望。
另一個原因則是利西路“寶藏小店”的數量難以支撐起一場深度體驗。
從102號的“昂云空間”咖啡館,到152號的L'ATELIER OVER Bakery,由于核心商業區集中在轉角約50米范圍內,利西路的好逛僅有1分鐘,可逛的店鋪不足10家。而這條全長僅730米的小馬路上,狹窄的S形彎道僅容一輛車通行,大部分區域為居民生活區,令很多專程前來的市民游客直呼“上當”。
記者走訪當日,在上海工作的小寧專程來打卡利西路159號的COHOUSE,這家意大利家庭餐館以一年四季不同裝扮的櫥窗、中西結合的美食在互聯晚上走紅。但是不幸的是,當天剛好閉店。
“這是我第一次來利西路,我聽說這家店很好吃,所以專程來嘗一嘗。”在發現COHOUSE沒有開門后,小寧打車前往愚園路某家面包店,并邀請記者一同前往。“再往前走就沒什么店了,愚園路離這里只有一公里左右,比這里要好逛多了。”
意大利家庭餐館COHOUSE
和她一樣特地來一趟利西路的,多數是沖著“店”去的
再回到這里時,已經是下午三點鐘,在L'ATELIER OVER Bakery店里,在上海讀大學的小王和朋友在這里會面。
“我是偶然路過的時候發現的這家店,我覺得這里的環境不錯,面包也好吃。”但是談到整條利西路時他認為,和上海其他的網紅街巷相比,利西路要顯得“蒼白”了許多。“值得逛的地方只有這一小塊。”
烘焙店L'ATELIER OVER Bakery
此外,在這附近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專程前來拍照的市民游客。交流中,不少市民表示喜歡利西路這種黃墻舊瓦的生命力,但也有市民游客表示,相比之下,還是附近的愚園路、武夷路更好拍、更好逛。
在利西路店鋪前拍照的游客
因此,尤其是對于離得遠的市民游客來說,目前我們不建議專程前往利西路打卡。如果對利西路感興趣,不妨將其納入愚園路-武夷路Citywalk路線中。
可以從愚園路西段(定西路-江蘇路)開啟游覽。愚園路是上海最網紅的一條小馬路之一,沿線既有錢學森舊居、布爾什維克編輯部舊址這樣的歷史建筑,也有愚園公共市集等兼具煙火氣和潮流時尚的小店。如果想深入了解愚園路的歷史,可以愚園路歷史名人墻掃碼獲取AR名人影像,增強交互體驗。
從愚園路江蘇路路口向南走500米左右就到達了利西路。沿途可以拍一拍保留歷史氣息的老房子,或者在轉角的店里休息一會。
從利西路安西路路口向南步行100米左右就到達了武夷路。武夷路也是一條百年馬路,同愚園路一起在2024年入選了市綠化局遴選的“美麗街區Citywalk路線”。 魔都時尚潮流新地標武夷MIX320園區、紅磚式樣工業風的翡悅里、上海首家“弄堂美術館”華漾美術館等都值得探索。
武夷路(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